老人雕清明上河圖,十二年,4380個日日夜夜。衡陽市退休工人馮樹元用自己的執著和毅力給了世界一個驚喜——將傳世佳作《清明上河圖》通過立體鏤空的雕刻技藝,再現在總長7米,寬0.7米,高25釐米的樟木之上。自2008年本報記者獲知馮樹元雕刻《清明上河圖》的消息後,用了9年時間連續關注並記錄了他的創作歷程。
10月15日上午,當鑲嵌在四塊厚重樟木底板上的立體《清明上河圖》雕刻組裝好後第一次擺在馮家門前時,周圍的鄰居們立即圍了上來。四塊木板上,騎馬的官吏、叫賣的小販、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城邊乞討的殘疾老人。數百位木雕人物神情各異、惟妙惟肖,還有駱駝、馬匹、城樓、屋舍,近千個物件羅列其上。這件浸透了馮樹元夫妻十二年心血的立體木雕不僅讓人驚嘆,更抓牢了人們的眼球。
整件作品中所有部件都可以拆卸組裝,這也是馮樹元作品的一大特色。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歷史上最珍貴的一幅佳作,要是有人能將其立體地展現出來就更好了。”2004年,出差的馮樹元在火車上與一位乘客的閒聊激起了他的創作慾望。
馮樹元原是拖拉機廠的一名退休職工,並非木工出身,年輕的時候最多用木材釘桌椅,從未學習過木工技藝。沒有參照圖,跑到了廣州;缺少樟木,尋遍了周圍縣市,甚至連手中用來雕刻的工具,都是從車間及家中翻出的廢棄銼刀、鋸條、縫衣針。十二年來幾乎木不離身,刀不離手。多少次通宵達旦,多少次和衣而睡,多少次劃傷了臉也渾然不覺。
雕刻中,鋒利的刀具經常割傷馮樹元的雙手,衣服上也留下不少血漬。“以生命為磨石,蘸十二年夕陽,鐵杵終成針……夏裹一身汗跡,冬夾兩懷抖顫,手指閃血光,胸前顯刀痕。”在作品全部完工後的2016年重陽夜,曾經的文藝青年馮樹元寫下了自己的感懷。
2012年大年初一,馮樹元在連日雕刻後,突發腦溢血倒在了雕刻的木桌上。大病痊癒後,63歲的他不敢再拼勁高強度作業,只能一邊定期檢查一邊定時定量雕刻。
其實,早在2013年10月,馮樹元的全立體《清明上河圖》鏤空樟木雕刻就已經基本完工。但一個始料未及的難題讓他有些不知所措。“以前雕刻的一米多成品已經上漆了,但現在已經買不到當年的那種漆。如果使用不同的漆,這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圖》雕刻將會出現兩種顏色。”對此,馮樹元十分苦惱。
然而,2016年10月15日,當記者第一次見到拼裝完整的《清明上河圖》雕刻時,驚奇地發現四塊木板上的所有雕刻顏色一致。原來,為了統一作品色澤,年近古稀的馮樹元又用了三年時間將已雕刻好的第一段重新雕刻了一次。
“如果有人將這件作品收藏,我將開始用立體雕刻的形式重現圓明園。因為圓明園是我們的恥辱,但恥辱也是財産,我想以此警示後人時刻不忘強國。”採訪結束時,老人用顫抖但依然有力的聲音對記者説。
十二年的堅守和精湛的雕刻技藝,讓人由衷地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