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油田紅旗隊的轉型之路

2016-09-19 15:45:32 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閆業軍 張強 左傳生 責任編輯:王正魯 字號:T|T
摘要】今年,過去由清一色臨時工組成的分揀隊伍,加入了一支“正規部隊”。黃河鑽前井架安裝四隊49名幹部員工以勞務輸出的方式進入生鮮配送中心。

  中國網山東勝利油田9月19日訊 臨近中秋,勝利油田最忙碌的一處也許是勝大集團生鮮配送中心了。

  今年,過去由清一色臨時工組成的分揀隊伍,加入了一支“正規部隊”。黃河鑽前井架安裝四隊49名幹部員工以勞務輸出的方式進入生鮮配送中心。

  “幹了20多年的安裝工,想到過早晚一天我們會告別‘井架子’。可做夢也想不到,這輩子會天天和‘菜籃子’打交道。”安裝四隊副隊長吳義江告訴記者。

  謀轉型,做好“極寒期”大考“選擇題”

  全國石油系統同工種勞動競賽“十連冠”、勝利油田基層建設“六面紅旗”、130多項局級以上榮譽。讓這樣一支光環閃耀的老標桿走出去,出於黃河鑽井總公司黨委的慎重考量。

  低油價、新常態,將勝利石油工程推入量價齊跌的“極寒期”,黃河鑽井更是由過去的盈利大戶變成虧損大戶,其中人工成本佔相當比例。單靠打井掙錢,已經養活不了8100多名員工。尤其公司加快去産能、調結構,落後的大慶Ⅱ型鑽機今年4月被全部淘汰。50多年以安裝塔式井架為生的井架安裝工,失去了謀生的“飯碗”。

  有活幹才能有活路。面對生存重壓“錢從哪來、人往哪去,勁往哪使”的急切追問,黃河鑽井提出主營業務與非主營業務“分灶吃飯”,將非主營業務作為存量單元,推進勞務輸出,鼓勵幹部員工走出黃河鑽井轉型謀生,實現價值創造。經多方協調,公司承攬了勝大生鮮配送業務,並調兵選將,指定安裝四隊整建制輸出勞務,讓老標桿在非主營業務轉型謀生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從面對“井架子”到面向“菜籃子”,巨大的跨度和心理落差,挑戰著四隊幹部員工的抗壓強度。

  “這支隊伍,我們還是有信心的,有傳統在、作風在、素質在,這些困難壓不垮它。”鑽前公司經理張其恩自信地表示。

  多層次宣講討論,多維度算賬對比,員工們的情緒得到了有效緩解。四隊黨支部提出:身份變了,精神面貌不能變;環境變了,作風素質不能變;崗位變了,鐵軍本色不能變。他們通過黨員“一帶二”,用點對點的優良傳統教育將觀念引導具體化。“不轉型就難以生存”、“有崗位才能創造價值”的理念逐漸為員工接受。尤其是總公司主要領導高度關注,數次到現場面對面鼓勁加油,更讓大家穩住了心、定住了神。

  丟掉幻想才能輕裝上陣。指導員謝衛東對此深有感觸:“4個多月下來,我們的隊伍更堅強了。大家都認識到,過去再好也回不去,明天再難也要堅定前行。”

  “極寒期,有活幹是一種幸福”

  成堆的蔬菜旁,韓繼波一刻不停分揀著西葫蘆、茄子、絲瓜……他所在的小組按照食材清單,要為40余家食堂分揀70余種3000多公斤蔬菜。

  作為普通員工,韓繼波的話很樸實:“‘極寒期’,有活幹是一種幸福,沒理由不幹好。”

  勝大生鮮配送中心是完全市場化的經營單元,一切工作都有程式、有規範、有標準。看似簡單的工作實則繁雜精細。每天上百種幾十噸水果、蔬菜、飲料、雜糧,要照訂單分揀、過秤、定位擺放。多的上百斤,少的只有幾兩,任何差錯都會被投訴。

  “一點不比裝井架輕快,在崗8小時,除吃飯外就停不下來。分揀、清潔,搞標準化,一直忙到下班。”班長李煒光告訴記者。有員工帶著計步器,一個班,在近900平方米的車間裏走了18000多步;推著“牛車”來來回回,一個人要走10多千米。4個多月高強度工作,全隊49名員工體重平均減少了3.5公斤,隊長王福勝最多,減了7公斤。

  “工作越艱苦,幹部、黨員的示範帶動作用越重要。”鑽前公司黨委書記田茂光介紹,“車間裏幹重活的是黨員和幹部,流汗最多的也是他們。黨員幹部不忘初心,員工就有信心。”

  豪爽大氣的井架安裝工變得心細如發。很多人在家裏從沒買過菜,分揀時不知道啥菜長啥樣;有的水果見都沒見過,聽到報品名就發蒙;有時拉著一車分好的貨到處轉,半天找不到該放的貨臺。不懂就學、不會就問,大家用最短時間掌握了分揀技巧,摸透了500多個超市、食堂的位置。

  “最關鍵的是責任心。”採訪中記者了解到,128家勝大超市平均日客流量超過10萬人,在食堂吃飯的也過萬人。為此四隊要求,必須以鐵的責任、鐵的紀律,保證分揀品質。隊長王福勝介紹:“特別是幼兒園,給孩子們分水果是一人一個,規定分揀要逐個挑選,香蕉不能有一點斑,蘋果不能有一個疤。”目前,四隊沒有接到一起品質投訴。

  “輸出勞務一樣是價值創造”

  輸出勞務也是闖市場。四隊把勞務輸出看作是再造價值的平臺,提出:同樣是打工,我們作風不一樣;同樣是執行,我們標準不一樣;同樣是服務,我們品質不一樣,把簡單勞動做到不簡單。

  儘管甲方沒有要求,四隊仍然堅持班前班後會制度,上崗前統一分配任務,落實工作要求,明確責任分工;下班後總結講評工作,找出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他們把抓生産先抓安全的行為習慣帶進車間,根據工序工況制訂安全應急預案,完善了冷庫作業、吸水機、切片機的安全操作規程。他們把標準化管理經驗運用到工作中,從網上搜索列印了液壓手推車操作標準,還主動與甲方溝通,提出了為雜糧庫幾十種貨品懸挂標誌牌,實行分類擺放,為配電櫃標注電路控制開關,增加絕緣墊等合理化建議,被甲方認可採納。

  “過去在單位養成習慣了,工作中看到能改進的地方就想動手。”員工黃立忠對記者説。近期,他們開始琢磨著給電子秤底座改裝轉向輪,將目前需要兩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分揀過秤工作變為一人獨立操作。

  過硬的隊伍素質贏得了甲方青睞,配送中心對安裝四隊4名員工進行了庫房管理業務培訓,又為鑽前公司提供了9人的熟食包裝崗位。“下步,我們還要和配送中心開展三基工作聯建聯創,促進三基創建水準共同提升。”話語間,謝衛東充滿自信與自豪。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