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聽起來可能有些人聽起來不可思議,儘管參與的學生們大都表示收穫了成長,但也有學生表達了怨言。記者梳理髮現,幾年前類似這樣的大學生城市生存訓練,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流行起來了,人數有多有少,“初始資金”也有高有低。面對這樣類型的實踐活動,專家們是怎麼看的?
董雯婉是這次活動的宣傳委員,她不但要完成自己的任務,還負責整個團隊的拍照、宣傳和記錄工作。董雯婉説,“吃苦”成了那十五天的關鍵詞,“有空調我們也不能去打開空調,老師確實會監督我們。”
在記者採訪中也發現,不少人其實並不完全認可這樣的實踐方式。四川師範大學學生李琴表示,短期內不停變換工作,會導致對工作認知不足。
來自湖南的李瀟認為,為了吃苦而吃苦失去了活動本身的意義。他坦言:“反正我是肯定不會參加,而且我非常反對這個學校的這個做法,沒有意義,鍛鍊的方式有很多,沒有必要為了吃苦而吃苦。”
浙江師範大學知行學院的領隊老師胡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組織類似活動的目的在於要讓學生懂得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怎麼讓他們走出來,去從事一份可能原先他們都看不上的工作,讓大學生放下姿態踏實肯幹,扎紮實實的讓自己的本領跟勞動,用這個東西來開口説話。
但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類似這樣的實踐活動參與人數有限,本質上仍然是一種模擬環境,不能夠人為拔高其作用。其實是一種象徵性的作用,真正的對於學生能力的培養不是很有作用,他也就是一段時間的經歷,要把它拔高到什麼樣的一個位置,實際上是沒有必要。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係副教授劉衛兵則斷言,類似城市生存形式的社會體驗儘管有一定意義,但短平快的能力培養與大學生未來真正走向社會的長期能力需求並不匹配。
因此,專家建議,應該將對大學生的能力培養的功夫下在平常,把對學生長期能力的培養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劉衛兵認為,最好的方式是,比如暑假放兩個月,可以用一個月去找一個對口的實習單位,按照自己專業的方式,這是常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