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40人確診抑鬱症 兩大症狀特點讓你識別抑鬱!(組圖)

2016-07-04 10:44: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旭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7月,成千上萬的大學畢業生即將奮身投入新角色,在離別的喧鬧聲中,有這麼一群人站在角落一直沉默,這是高校中不斷增多的抑鬱症患者,他們正經受著常人難以理解的痛苦、孤獨與隔離……

北京高校40人確診抑鬱症 三大症狀讓你識別抑鬱!(組圖)

圖文無關

  特點

  特點一

  “病恥感”讓在校生得病不易被察覺

  曾是抑鬱症重度患者的張騰坦承他接觸過的不少同齡病友,他們在初期時往往不願示人。公開統計顯示,我國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至少是13萬,而其中40%的自殺死亡者在自殺時患有抑鬱症。

  隨機採訪的學生普遍覺得抑鬱症並不遙遠,但對其基本知識和診療卻不甚了了,多數者對其的理解源於此前媒體的報道。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在去年末一次採訪談到當前中國抑鬱症患者數量超過2600萬。從北京市綜合醫院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中看:近10%的患者有抑鬱,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過專科診治。

  由於心理問題有很大的隱藏性,如果當事人回避,老師們也難以發現,高校對抑鬱症學生的前期篩查難度可見一斑。面對這些困境,章文和秦琳都笑道,“來找我們的孩子都不太可能走極端。”她們覺得當務之急依然是“脫敏”,讓學生和家長正視心理疾病,而非妖魔化抑鬱症。“校園裏患抑鬱症的學生人數在逐年增多,但是有些同學甚至父母都會有病恥感,刻意避免交流,有的孩子到了重度,甚至拒絕看醫生。”

  特點二

  碩博士抑鬱已呈現升高趨勢

  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研究會名譽會長藺桂瑞教授這些年來一直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危機群體”的調查研究。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她發現這些大學生抑鬱症群體都有一些共性,例如:擁有不良家庭關係或親子關係的學生佔比較高;研究生數量目前雖然佔比不高,但已呈現出升高趨勢。

  相較于本科生,與小魚相同遭遇的碩博士們,面臨著更多經濟、學術或家庭的多重問題,他們承受的壓力更大更複雜。章文回憶曾危機干預過一位男博士,當時這位博士1個月不洗澡。“讀博6年卻無法畢業。誘因就是論文和導師的衝擊,他最終只能休學。”

  小魚的同學談起她時,讚賞和羨慕著她的才華和勤奮,但覺得這姑娘逼自己太狠了,國外一年,小魚曾在病中強撐翻譯完一本600頁的英文著作。小魚導師很體諒弟子,勸小魚不要心急,一切聽醫生的安排。小魚説,“我生病,他雖然嘴上不説,但我知道他跟父母的心情是一樣的。如果辛辛苦苦培養的學生出了問題,這對導師內心打擊也會非常大。”

  現行的大學管理體制,高校的心理教育對於研究生群體的覆蓋率遠不及本科生。針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關注度不夠的話題,一位不具姓名的高校心理諮詢老師對此解釋:“這種情況有一定客觀原因,包含著高校機構設置的因素。一般而言,心理健康中心歸屬於高校的學工部,而學工部往往負責本科生的相關問題,對於研究生方面的工作屬於協助性質。”

  影響

  部分用人單位會做入職心理測試

  除了病恥感,隨機採訪的多名高校學生還提到不想去心理諮詢的另一個隱情:“如果我這的心理出了問題,會不會讓周圍很多人知道,是否影響我未來的就業呢?”章文和秦琳的回答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學生們的顧慮,因為打心理熱線和心理諮詢絕對不會進入學生的個人檔案。

  “為他們保密,是我們的職業要求。除非這學生的情況已經很嚴重,有極端行為傾向,到那時,我們肯定會通知學校的輔導員以及家長。就這一點,我們會在諮詢前跟來訪者講明的,徵得同意,我們才開始我們的工作。”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受到了校園外用人單位的關注,入職心理測試也時髦起來。畢業生趙文(化名)今年春招時通過了一家事業單位的筆試與面試,體檢環節時,單位要求她除了身體檢查外還需去醫院接受心理評估測試。在醫院,趙文遇到了幾個和她一樣需要做心理健康評估測試的求職者,他們被要求填寫一份心理測試題。這些題目涉及心理健康現狀、個性特徵、婚姻家庭、學業等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的內容。

  趙文事後才知道醫生會根據問卷作出初步結論,判斷被測試者目前的心理健康狀況,推測測試者身體、工作、生活、家庭、學習等多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份問卷作答的真實性,有誰能保證?如果有人因為一份心理調查評估一直找不到工作,這算不算一種歧視和不公平? ”

  一位資深的心理評估專家表示,在入職時是否要心理測試,用人單位往往不同於求職者的態度,“48%的單位領導人認為招聘時應聘者的心理健康比技能更重要。即使應聘者能力很強,如果心理方面存在問題,單位就會放棄。”但他承認確實有很多單位請他們為新入職者做心理健康評估,其中較多的是教育、醫療、安全等單位,不乏因心理測試不過關被拒絕的求職者。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