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應酬文化調查:部分學生稱聚餐成負擔(圖)

2016-03-04 10:51:16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在受訪大學生中,69.2%的學生表示校園內的聚會活動受到“拼酒等社會風氣或其他流行文化”的影響,發起者結賬、AA制、輪流賣單成為主要的結賬方式。

\

  與社會接軌的酒桌文化令人頭疼

  就讀于北京某高校的趙毅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喜歡活躍在各大聚會上的‘積極分子’”,相較于“跑場子”,自己寧願在宿舍睡一天覺。但在生活裏,他還是選擇去參加社交聚會,“多認識一些人,刷資源”。

  像大多數大學生一樣,趙毅與同學們的聚會項目也無外乎吃飯、唱歌等,他認為“重要的是一種氛圍”。關於飯店、KTV等娛樂活動場所的檔次,他們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似乎只要離活動場地近,有一張能容得下所有人的圓桌就可以進行一次愉快的聚餐。

  “俗話説,無酒不成席,外聯這個圈子其實就是喝酒,”趙毅坦言,酒在飯桌上自然也被賦予了更不一樣的內涵。在他看來,“喝酒和抽煙一樣,都是幌子,目的就是為了和人交流。”

  “餐桌上喝不喝酒也必然導致不一樣的效果,”趙毅説,“不喝酒就少了點趣味在裏面”。社會人聚會的影子似乎也能在他們的餐桌上看到一些端倪,“和大人們聚會有一點是一樣的,都是為了交朋友、刷資源”。

  在溫記憶中,她曾作為新生班級的班級導師在軍訓結束時和大家一起慶祝。令她意外的是,飯還沒吃幾口,同桌的人就開始張羅喝酒,“目的就是要把別人灌醉。”將近4個小時,空酒瓶擺滿了一個大圓桌。看著大家好像很開心,每個人都很深情的樣子,她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冷漠了”。

  趙小北是鄭州一所高校學生組織的負責人,他的學生幹部頭銜可以列出一長串。于他而言,從各個院係的學生組織聚會到寢室小聚,他幾乎每週都有應酬。他坦言自己雖然早已適應聚會的氛圍,但並不喜歡。“明明是個學生,非要搞得和進入社會工作的上班族一樣,不太好。”他補充道,“作為學生,實在是沒有這個必要。” 在趙小北看來,聚會的實質意義應該是聊聊天、説説話、增進感情,是不以利益為紐帶的。

  令趙小北頭疼的還有聚會上常有的開場白,作為學生組織的負責人,他必然要當著老師的面發言。“不喜歡也不會説官話,可是也只能硬著頭皮上,還要提前打草稿。”他表示很苦惱。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