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最易發生旅遊意外的人群及時間段
根據許多真實的戶外事故案例,兩類人群最易發生意外。一類是知識儲備量較少,在行程中完全依賴領隊、嚮導或隊友的。由於對線路不了解,對風險缺乏深刻的認識,導致此類人容易發生危險,而當危險發生時,往往其自救以及求援的能力和意志力都比較薄弱,容易放棄;另一類則是各方面能力均比較強的“戶外牛人”,這類人體能好、技能高,有著優秀的運動成績,但往往因此而過於自信自大,對單獨行動無所畏懼,導致意外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早上發生旅遊意外的概率較低,意外通常發生在行程中間、體能下降時。一般情況下,天黑体能下降時更容易發生意外,這是因為,隨著體能下降,人很難再做出正確判斷。
D 留意野外活動中的危險信號
在野外活動,一定要關注天文和天氣變化,例如在參加涉水活動時,當發現水突然變渾濁,可能是洪水馬上要到來,此時應立即上岸;
登山時若遇下雨,如果剛好行走在兩邊是山的溪谷中,則非常危險,此時應選擇適當的地方避雨,或立即原路下撤。要知道,在暴雨或極端天氣下行走,只需2小時就能將人的體能全部耗盡,繼續前進等於冒險;
即使在設施較完善的野外公園,也要隨時注意觀察路面和臺階,當發現路上有塌方的泥土或石頭,説明山體的含水量非常高,此時應警惕泥石流或塌方等意外的發生。
E 不因行程容易而掉以輕心
旅途意外不是必然的,而是各種偶然因素綜合促成的結果。即使是登白雲山這樣成熟的景區,也曾發生過不少意外案例。因此,戶外活動不分難度大小,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堅持安全原則。
外出遊玩,應時刻謹記是來體驗快樂的,對山水抱有敬畏之心,當山水發出危險警告時,應懂得及時放棄。即便穿戴上救生衣、安全頭盔這類安全器材,如果沒有安全意識,仍然無法保證安全遊玩。
值得警醒的是,目前國內對於青少年安全意識的培養和教育比上一代要強很多,反而成年人在這方面有很多缺失,在跟團參加露營、登山等活動時,缺乏相關常識以致過於相信他人,失去應有的判斷力。
F一旦遭遇險況如何自救及求援
遭遇旅遊意外時,首先要懂得自救。在預感到可能會發生危險,或感到隱藏的風險系數超過自身能夠承受的範圍時,應選擇下撤。
一旦已經陷入意外困境,首先要與後方的緊急聯絡人取得聯繫。為此,每次出發前應確定一名家裏的緊急聯絡人,告訴對方自己會跟誰、去哪、走哪一條線路以及何時出發及返回,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方沒有收到來自於你的主動聯絡,則應啟動報案機制,以確定行程是否發生了意外。尤其是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確定緊急聯絡人十分必要。
而對現場受困的人員來説,首先要找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庇護所,保證自己和同行的人有食物、有飲水、不失溫,而後應找相對較高的地方發出求援資訊,將所在地的坐標傳遞出去——一般智慧手機都有相關裝置,在發出信號之後,安靜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