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不會限購汽車 高峰期將限外地車但並非排外

2016-03-25 08:58: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濟南不會限購汽車 高峰期將限外地車但並非排外---近期,“濟南市為治理擁堵將要對機動車採取限購、限制外地車交通高峰期出行”的消息接連不斷,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領秀城到濼口浮橋14 9公里,從領秀城到天橋南頭8 7公里,天橋南頭到濼口浮橋6 2公里……  當然,引導慢行交通和綠色出行,重要的是要使交通參與者出行時方便、快捷、舒適、有尊嚴,讓公共交通、綠色出行有吸引力。

   城市交通有自己的節奏和速度

  為什麼不給小汽車提供更多方便?該負責人表示,汽車不是剛性必需品,更與幸福感獲得感無關。

  很多人都在抱怨,現在小汽車並不方便,養車難、出行難,出發時間越來越早,回家時間越來越晚,在路上的時間越來越長。該負責人表示,以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關部門總是考慮小汽車的利益,想讓小汽車跑得更快,結果卻是欲速則不達。拓寬馬路保證小汽車通行,會引導車輛高頻率使用,刺激車輛的購買,帶來更多滿足不了的需求。

  他認為,小汽車的行和停本身佔用了大量社會公共資源,像是一個個小鐵塊切割道路資源、切割社區資源。一個城市如果確定小汽車為交通的發展方向,為了小汽車的利益無限度開發停車場,小汽車的“慾望”就會永遠滿足不了。在歐洲,小汽車佔道路交通資源不超過四分之一,而濟南目前已經佔到了四分之三,從路權和道路資源分配上就顯失公平,同時也導致了通行效率低下。

  該負責人介紹,城市本身有一種平衡,城市中心區域交通必須有自己的節奏和速度。這種速度在每小時20公里到40公里左右,也是自行車和公共交通的最快速度。我們要尊重這種速度、規律,尊重大部分人的出行。小汽車突破這種速度,就會使城市交通失去平衡,欲速則不達。綠色交通、公共交通被放棄,平衡不斷被打破,城市也失去了“健康”。

   “去車化”已成為發展方向

  “城市是為人而建,而不是為車而造。”該負責人稱,在以人為本的今天,這句話值得我們反思。

  他認為,路不應該是只給小汽車建的,更多應該是給為公共交通而建的。現在所謂的快速通道和城市主幹道,應該是公共交通的快速而不是小汽車的快速。要解決出行困難的問題,應該要解決的是作為交通參與者主體的人的出行方便,解決這一問題的標誌就是所謂的白領和有車一族都放下汽車,乘坐公共汽車或騎自行車出行。

  據了解,從上世紀90年代起,“去車化”已經成為世界各地發展的方向。曼哈頓修建了兩千多公里的自行車道,德國在全境建自行車高速公路,英國建了1600公里的自行車道,而且他們是在公共交通發達的情況下,還在大力發展公共自行車。

   濟南適合發展慢行交通

  過去買車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而現在騎自行車等慢行交通是一种先進的理念。該負責人認為,在談治堵的時候更應該反思,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城市,需要什麼樣的出行方式。

  慢行交通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慢行交通體系是否發達也顯示了一個城市有沒有生命力,對人們出行是不是更加尊重。這些路段是我們城市的血管,他們的暢通代表城市的暢通。因此,所有的情況都要首先考慮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的通暢,最後才考慮小汽車的通行。

  一個共識是,15公里以內適合慢行交通。該負責人表示,濟南東西長度和南北長度特別適合慢行交通體系建設。從西客站到奧體19.9公里,其中西客站到八一立交橋9.6公里,八一立交橋到燕山立交橋6.2公里,燕山立交橋到奧體4.1公里。領秀城到濼口浮橋14.9公里,從領秀城到天橋南頭8.7公里,天橋南頭到濼口浮橋6.2公里……

  當然,引導慢行交通和綠色出行,重要的是要使交通參與者出行時方便、快捷、舒適、有尊嚴,讓公共交通、綠色出行有吸引力。

   為營造暢通交通環境共同努力

  城市向市民發出什麼樣的邀請,就會變成什麼樣的城市。該負責人表示,有些事情看著很難,但實現起來並不難,只要我們的思想、理唸有共識,只要我們的政策、行動有保障,讓城市變得舒行、文明、宜居,成為一個偉大的城市就一定能實現。

  作為交通管理者,濟南交警一直堅持科學的交通管理理念,本著“我們的城市我們的愛”的理念,堅持秩序就是公平,秩序就是生命的原則,毫無私心地奉獻著。扣車沒有私心,貼罰單沒有私心,查處酒駕更沒有私心。不管在什麼環境下都盡最大可能保證城市交通的秩序,盡最大可能打擊違法行為。

  當前,濟南面臨的交通管理形勢非常嚴峻,作為公安交通主管部門的交警隊伍人數卻不增反降,與此相對應的是道路在延長,車輛在激增,交警的工作強度越來越大。但是,濟南交警不會辜負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重托,勇挑重擔,把濟南的好文化傳統堅持和傳承下去,力爭做好各項交通管理工作。

  “沒有哪個城市比濟南更有韻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我們要在尊重人的基礎上來發展城市,我們的城市就是一個幸福的城市,青山綠水和藍天白雲,以及暢通的交通環境就會回到我們身邊。”該負責人説。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