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酒業面對瀘州老窖洋河的圍攻靠什麼翻倍發展

2016-11-23 14:14:07 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董世浩 責任編輯:王雪 字號:T|T
摘要】這是家小企業,一年多前在魯酒裏都不起眼。然而就是它,如今卻成了區域酒企的突圍樣板。一年多前剛剛被收購重組的溫和酒業,其突圍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究竟是什麼?

  中國網山東臨沂11月23日訊(董世浩)在肖竹青的微信朋友圈中,幾乎每天都有溫和酒業的內容“刷屏”,有時是企業管理的心得體會,有時是市場行銷的實戰經驗,也有時候是“溫河大王”的産品形象。因為這些內容鮮活生動,很接地氣,在酒行業內有很多人愛看也愛轉發。

  問肖竹青,為何這麼自信?竟然拿“商業機密”刷屏,對手學去怎麼辦,對手將計就計怎麼辦,肖竹青喝一口茶,慢條斯理地説,在目前市場階段,無論面對本區域品牌還是全國名酒品牌,溫和酒業的競爭優勢很明顯,對手無法複製。溫和要先坐穩“臨沂王”的市場地位,然後力爭成為“山東王”,並向全國市場擴張。

  這是家小企業,一年多前在魯酒裏都不起眼。然而就是它,如今卻成了區域酒企的突圍樣板。一年多前剛剛被收購重組的溫和酒業,其突圍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究竟是什麼?

  從半年一億,到全年4億,溫和“殺雞用牛刀”

  2015年6月,四川蒙頂集團旗下鳳求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2.28億控股山東溫和酒業,之後的半年內,溫和酒業實現銷售額1億元,而到今年11月,溫和酒業全年完成銷售額4億元已無懸念。儘管絕對值並不大,但增長率卻非常可觀。

  需要指出的是,溫和酒業所處的臨沂,是物流名城和江北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同時也是山東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當地白酒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幾乎縣縣都有強勢地産品牌,而瀘州老窖、洋河、四特等外省品牌在這裡的市場運營力度也很大。

  在這種環境下,改制後重啟市場的溫和酒業能夠取得如此成績,更是殊為不易。

  溫和酒業總經理肖竹青對此卻很淡定:“溫和酒業做市場,是殺雞用牛刀,我們各方面的資源配置,都達到全國領先的水準,這決定了溫和酒業在當地市場的快速增長。”肖竹青所謂的“牛刀”,包括在酒體方面,溫和酒業聘請白酒行業大師級人物李克明、吳曉萍作為技術指導,産品包裝設計則出自萬宇之手。

  除了“硬體”基礎,溫和酒業在行銷和推廣等“軟體”方面也是招招生猛,把酒業領先的一整套大招密集釋放在地級市場上,同樣堪稱“牛刀殺雞”。

  “白酒行業已經進入擠壓式競爭階段,像溫和這樣的區域性酒企,肯定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形勢。”肖竹青説,靠“蠻力”去擠是不行的,必須有一套區別於對手的先進辦法,去跟對手“搶”銷量,“我通過特殊模式,多搶到一瓶銷量,就等於對方少賣了一瓶酒,這就是擠壓式競爭。”

  分行業滲透,分圈層行銷,把資源整合做到極致

  表面看來,溫和在市場行銷和推廣方面創意百齣,畫風奇特,而其背後有清晰的思路和章法:分行業滲透,分圈層行銷。把資源整合做到極致,這是溫和市場增長的一個獨門武器。

  按照肖竹青的説法,“分行業滲透,分圈層行銷”,是溫和酒業在重啟之初就提出的口號,一年多之後,它已經變成了現實。

  分行業滲透即通過跨界合作和資源共用,實現溫和産品的銷售與體驗,並給消費者帶來附加價值。

  溫和酒業聯手別克汽車推出別克定制酒

  溫和酒業對加多寶、旺旺等飲料公司進行分行業滲透,合作方式則是聯合舉行地面活動。如在當地的蒼山、沂水、郯城等地,均已舉行過多次這類品鑒會、訂貨會,由飲料公司承擔菜金,溫和酒業則提供用酒,每場規模可達500人以上。“現在行業競爭激烈,在市場推廣中,減少成本就是競爭力,”肖竹青説,這種跨界合作無疑達到了預期效果,為合作雙方及酒商客戶帶來了直接收益。

  溫和酒業與當地手機運營商的跨界合作,則主要是雙方相互置換産品,作為促銷、福利等使用,通過持續進行,不僅能夠産生銷量,更重要的是擴大了溫和與消費者的接觸面,提升了市場消費氛圍。

  事實上,溫和酒業目前已聘請臨沂市49個行業協會會長作為顧問,定期邀請其到酒廠參觀品鑒。對於分行業滲透,溫和酒業所持的核心理念是:其不僅是置換、買賣的問題,而是為多方創造複合價值,與本地各行業、各商圈結成利益共同體,這是深耕本土市場、提高行銷效率的一個關鍵途徑。

  “分圈層行銷”則著眼于消費者,包括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推出的個性化定制酒,針對部分群體、單位進行的動態化服務等。其中頗具“溫和特色”的是,當地各類展會均成為“分圈層行銷”的重要陣地,無論車展、服裝展、建材展、醫藥展等等,溫和酒業的産品悉數到場。肖竹青認為,分圈層行銷對酒業的未來意義非常重要,它不僅能夠帶來銷售,還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和傳播性。“名酒企業現在都強調市場下沉,這聽起來會對區域企業造成很大威脅,其實這是區域企業的優勢,因為我們能下沉得更深,”肖竹青分析説,溫和酒業通過下沉到村,進而下沉到一個個消費者圈層,為本地市場奠定了牢固的發展根基。

  系統來看,溫和酒業的種種怪招,基本都遵循了“分行業滲透,分圈層行銷”的主導思路。把資源整合做到極致,伴隨這個過程,酒企與目標市場的各個群體、各個圈層以及消費者緊密粘連在一起,市場增長便有了長遠而堅實的基礎。

  魯酒的異類?溫和酒業是否值得借鑒?

  近一年來,以洋河為代表的外來品牌持續強攻,使山東省內品牌承壓較重,關於魯酒企業接下來的走勢和命運,正在引起廣泛關注。這也使溫和酒業近期的良好表現有了更深層次意義。

  肖竹青認為,相比于傳統的魯酒企業,溫和在重組之後確實發生了很大改變,或者説是被注入了不同於傳統魯酒的一些特質。

  “以前,魯酒內部很和諧,都是固守根據地市場,大家沒什麼野心,日子也能過得很好,”肖竹青説,但這種狀態的長期存在,確實影響了企業發展。“發展慾望不夠強烈,就會阻礙人才引進,阻礙創新,阻礙行銷進步,這些正是當前魯酒企業的短板。”

  而溫和酒業的收購方四川蒙頂集團,其董事長韓東有著豐富的酒類從業經驗,先後運營過五糧液“百年老店”品牌、還是當年追隨徐可強進入酒鬼酒的核心團隊成員,其更具全國化發展的“野心”。溫和酒業之所以在魯酒企業整體承壓的情況下加速發展,並有種種“異類”表現,與這種“野心”有著很大關係。據了解,溫和酒業在2016年完成4億銷售額的基礎上,明年計劃實現銷售6億元,到2018年力爭實現10億元銷售額。

  心態不同,所以行為不同。

  溫和酒業去年6月底完成重組,7月12號便舉行發佈會,500多名酒商到場,溫和酒業明確表示:“我們要對市場做前置性投入,為經銷商鋪路”。“即便時間倉促,不求完美,但溫和酒業當時必鬚髮聲,再拖下去經銷商會有心理動搖,競爭對手會乘機製造麻煩。”肖竹青説。

  還是去年,肖竹青跟媒體吃了一頓飯,便當場拍板了500萬元的投放方案,為後來的經銷商上報紙拿下了版面陣地。“溫和酒業重啟的那段時間,當地廣告公司簡直就像過年一樣,”肖竹青半開玩笑地説,溫和酒業短時間內就投入了2000萬的宣傳成本,在當地營造了鋪天蓋地的宣傳效果,“所有人都在問什麼是大王來了,市場關注度一下子集中到溫和身上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檢驗,酒廠原來的一個司機被提拔成團購部經理,一個普通業務員被提拔成異業合作負責人。理由很簡單,他們是目前最適合該崗位的人選。

  溫和酒廠裏,解説員帶領的參觀隊伍絡繹不絕,甚至各村鎮小賣部網點的人員也被組織來到廠裏。肖竹青給他們開座談會,講什麼是好酒,為什麼有的酒賣得更貴,為了便於理解,肖竹青把分段摘取的原理比喻成農村揚場。

  為什麼要如此彪悍冒進,適當穩妥一點不行嗎?肖竹青回答,在目前市場情況下,如果我們保守求穩,那一點發展機會也沒有。別人還在做酒店的時候,我們已經把消費者驅動做好了,別人把服務做到代理商,我們要把服務做到終端,做到消費者,做到業外合作商那裏,才能“搶”出發展空間來。

  溫和酒業一點也不“溫和”,與其説他是魯酒的“異類”,倒不如説是對魯酒未來做出了一些指引。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