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麥收季不見“狼煙” 秸稈綜合利用率90%以上

2016-06-16 09:31:28 來源:大眾網 作者:趙輝 責任編輯:王雪 字號:T|T
摘要】當前,今年的夏收已接近尾聲,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麥收時節,臨沂市田間地頭再也不見“狼煙四起”,藍天白雲成為常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臨沂市小麥收割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據國家環保衛星和國家氣象衛星監測顯示,臨沂市目前尚未發現一起秸稈焚燒火點。

臨沂:麥收季不見

  經打包機處理後麥秸被壓縮成結識的塊狀物

  疏堵結合 變廢為寶

  史上最嚴禁燒令下秸稈都去哪兒了?

  今年6月初,我市下發文件,全面禁止秸稈露天焚燒,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步伐,促進我市現代農業發展。在這一被稱為“史上最嚴禁燒令”的政策下,秸稈不僅變廢為寶,而且成為不少村民致富的新門路。

  智慧化農機作業讓秸稈有了好去處

  實時監控、軌跡回放、作業量統計、作業品質分析以及作業區界分析等功能一目了然,機主姓名、聯繫方式、機械運轉情況等都可以一鍵了解……在蘭陵縣三超農機化服務合作社,記者在該系統的監控視頻中看到,合作社內的百餘臺大型農業機械,都可以通過該系統進行管理、調度。據合作社理事長馮超介紹,今年,該合作社新上60台打捆機、61台深耕機、20台專業抱車以及20台大型摟草機,完成了20萬畝小麥的收割工作,作業半徑覆蓋蘭陵、郯城、河東等多個縣區。

  “我們收儲的5萬多噸秸稈都有很好的去向。”馮超説,好的秸稈被送到了造紙廠或養殖場,差點的被送到秸稈氣化站,通過炭化熱分解製造生物燃氣,成色最差的就被用於沼氣池,沼渣和沼液還可以生産有機肥,“只要用好了,秸稈全身都是寶。”

  佔地約30畝的收儲中心今夏就收了3萬畝秸稈

  14日上午,蘭陵縣南橋鎮秸稈收儲中心內秸稈堆積如山,與田間地頭的秸稈相比,這裡的秸稈被均勻地打捆成數百斤不等的塊狀或者圓柱狀,蔚為壯觀。蘭陵縣南橋鎮魯信農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潘國鋒介紹説,該收儲中心佔地約30畝,今年入夏,這裡共收儲了大致相當於3萬畝面積小麥的秸稈量。今年66歲的農民潘鴻飛告訴記者,收割完自家的5畝小麥後,他就幹起運送秸稈的活,每運送一車秸稈到收儲中心都能掙到不少的收入。

  同樣,在郯城縣雲峰秸稈存儲轉運中心,一輛輛運送秸稈的大車以及前來送秸稈的三輪車等出入中心,熱鬧非凡。據該中心負責人姜雲峰介紹,他的這個轉運中心每天都有五六百噸被送到省內的幾家造紙廠,解決了秸稈焚燒隱患的同時,還帶來不菲的收入。

  兩畝半麥秸可壓縮成洗衣機大小

  昔日麥秸沒地兒放如今搶著送打包廠

  就在幾天前,臨沂經開區梅家埠街道後余墩村的種糧大戶陳香明剛剛收完了25畝小麥,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往年都被當做垃圾的麥秸今年成了香餑餑,村委統一為大家物色了一隊專門回收麥秸的工人,種糧戶不用花一分錢便能把麥秸全部清理完畢。”陳香明高興地説,往年,麥秸往往被堆在田間地頭,其中不乏排水溝,每次汛期來臨水位暴漲,麥秸被衝得到處都是,被太陽曬過後,發出陣陣霉味,最令人頭疼。

  那麥秸被送到哪兒了呢?在陳香明的指引下,15日,記者來到了梅家埠街道辦事處秸稈打包廠。記者了解到,這家打包廠可為周邊20多個村種糧戶提供服務,別看打包廠內只有一台機器,但一天能處理2000畝秸稈,兩畝半的麥秸經打包處理後,就被壓縮成長寬高分別為1.2米、0.9米、0.9米的長方體,與普通洗衣機大小相似,重量卻能達到800斤。往往一大車麥秸拉來,經打包處理後能被壓縮至1-3塊麥秸團。如果種植戶自己運到打包廠,每畝還可享受30元的補貼。

  建秸稈打包點一次補貼10萬元

  覓得致富新商機村民自建打包廠

  梅家埠街道辦事處農業辦副主任李明華説,街道辦成立了9個秸稈禁燒指揮部,並將其設在田間地頭,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實行網格化管理,機關人員包村,村幹部包片,24小時值守,借助村村響大喇叭等形式加強宣傳教育,實現監管全覆蓋、無死角。

  “在秸稈禁燒政策落實方面,光靠堵不行,還需要疏導。”李明華説,今年麥收前,街道鼓勵農戶建立秸稈打包點,並對合格機構一次性補貼10萬元。

  正是如此,後余墩村陳如濤瞅到了商機,第一時間成立了梅家埠街道辦事處秸稈打包廠,經過近2個多月的籌備,6月初正式開業運作,在短短的10多天麥收時間裏,陳如濤的秸稈打包廠共打包900多噸麥秸。

  現在陳如濤的打包廠已與聊城一家造紙廠簽訂了合作協議,對方以280元/噸的價格收購打包後的秸稈,不僅提高了秸稈利用率,還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經開區農林畜牧機械局副局長陳凱華説,為做好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工作,開發區投入300余萬元,其中給予梅家埠街道和朝陽街道兩個打包機廠共補貼20萬元,同時對全區農作物補貼40元/畝。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