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作創新 確保發掘現場和文物安全
在發掘過程中,考古部門制定了“慎之又慎、確保萬無一失”的總原則,始終堅持“現場文物保護第一、現場安全第一”的工作思路。
針對主墓本體安全,考古人員創新了鋼架、鋼網兜護的方法對主墓墓壁進行加固;針對大型棺槨的吊運,考古人員採用鋼軌龍門吊的方式,科學解決了吊運難題;為防範南方雨季雨水對墓葬造成潛在危險,採用明排和打深井相結合的方法防滲水。
此外,為對不便運輸的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還搭建了4000平方米用於漆木器、簡牘、金屬器、紡織品、實驗室考古的文物保護工作用房。保護房內恒溫恒濕,對文物臨時保護十分有利。
徐長青説,在實驗室考古間內還搭建了一個採用“低氧氣調鏈技術”的文物保護房,準備對出土重要的有機質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及修復,“一旦使用,將是中國文物保護技術領域一種全新的防護手段”。
正在考古發掘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佈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目前,該墓已進入主墓內棺發掘清理這一最後關鍵階段,有多項證據將墓主人指向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史料記載,海昏侯的爵位承襲了4代。第一代海昏侯劉賀的生平最具傳奇性,一生經歷了王、帝、侯的跌宕。他是漢武帝的孫子,曾被權臣霍光扶上帝位,但27天后遭廢黜,成為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史稱“漢廢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