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26所高校搶灘青島 大學入駐農村有啥變化

2016-12-22 10:11:55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牟家社區安置工程“牟家馨苑”已經竣工。“牟家社區與海大嶗山校區南區宿舍不過幾裏地的距離,但是本科三年來我們一直沒有對這個不起眼的村子産生興趣。“我們社區緊靠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可以説,學校選址給我們社區帶來了機遇,集體經濟的發展正是源於那時。

     

  大學到來後,讓北龍口社區變成了一個商圈。

  牟家社區安置工程“牟家馨苑”已經竣工。

  近年來,青島與國內知名高校頻繁牽手已成為這座城市的常態化動作。五年來,已有26所國內外高校(機構)在青島落戶。有媒體以“南深圳、北青島”來形容這兩座“引智”力度旗鼓相當的城市。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高校來青島辦學,另一方面是駐青高校也在“下鄉”佔領各區縣市建設新校區。12月10日,青島大學與膠州市政府共同簽署的共建青島大學膠州校區合作協議。青島大學膠州校區佔地3000余畝,將開展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高校的到來不可避免地讓周邊村莊進入了一個快速城市化的過程。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變遷?今年9月以來,一群大學生通過田野調搜尋尋答案,本報記者也沿著這一路線看到了悄悄發生著的變化。

  >>>特殊課程

  大學入駐,農村有啥變化

  12月18日下午,中國海洋大學新聞專業的大三學生張旭和同伴們再次來到學校附近的北龍口社區。他們此行的目的是通過走訪村民,觀察海大的到來是否影響了村民對於教育的態度。

  今年下半年開始,幾乎每個週末,都有像張旭這樣的大學生深入海大周邊的村莊走訪。他們有的從教育態度入手,有的從職業選擇入手,有的調查村莊交通的變化,有的觀察村民個體命運的變遷,角度紛繁不一,但最終方向一致——海大的到來給周邊的村莊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

  這是在一門叫做“新聞學學術前沿”的課程上,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王天定給學生們拋出的一個問題。

  在西安一所高校工作時的一段經歷,激發了王天定對這一議題的興趣。他記得,在西安任教時,學校隔三差五就會受到周邊村民的“騷擾”。矛盾最激烈的時候是,一個村子的村民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個店舖,想讓學校從圍墻上開一道門,增加客流量。但學校考慮到安全隱患,拒絕了村民的要求。協商未果,村民直接開著挖土車過來把圍墻推倒了,警方介入才制止了事態擴大。

  “所有這些激烈的表現都是失地農民對於未來的一種焦慮。”王天定説,他在中國海洋大學與周邊村莊之間並沒有發現這種劍拔弩張的矛盾。但是,一所大學的到來,無疑讓村民幾百年來的生活方式和家園樣貌發生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遷”與“變”。

  王天定想讓學生們通過田野調查挖掘出這種變化。他相信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過程。“有的學生説起全國説起世界頭頭是道,但是對他生活4年的城市,尤其是周邊社區卻不了解。關注北京、上海、全球化很重要,但關注本地更重要。”在王天定看來,生活中有很多與社會發展、對百姓生活有重要影響的事情並不是以突發狀態出現的,而是以潛移默化的狀態出現的。他希望學生們能夠深入到周邊的村子裏去,觸摸社會發展的脈搏,“認識中國,身邊的每一個村莊都可能是觀察的樣本和切片。”

  在第一堂課上,王天定就把這個田野調查的項目佈置了下去。三五名學生一組,帶著不同的方向,用一個學期的時間走訪學校周邊的村莊。每次田野調查的結果,都發佈在一個微信公號上。

  >>>農村商業化

  努力迎合年輕人的口味

  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是繼魚山校區、浮山校區之後的第三個校區,于2008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使用,目前在校生有2萬名左右。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學校身邊的這些村子,是熟悉又陌生的。

  “牟家社區與海大嶗山校區南區宿舍不過幾裏地的距離,但是本科三年來我們一直沒有對這個不起眼的村子産生興趣。唯一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個因為我們而失去自己土地的地方。”海大新聞專業的朱臻回憶。

  土地被徵用後的村民是如何謀生的?不少學生選擇從這個角度深入學校周邊的村子。新聞專業的吳靈和同伴們通過走訪發現,牟家村不再是一個以姓氏為主維繫的居民區,而是融入了許多的外來因素——從各地舉家過來租住在村莊裏,主要面向學生群體做流動式攤點生意的商販。

  與此相對應的是,部分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也被改變。他們利用多餘的房屋分隔成多個小單間,以適當的價格出租給這些外來商販們。由於牟家村位置相對較偏,租客不多。吳靈和同伴們走訪的一處人家,共有16間房子,出租四間房子,每年租金8000元。

  這種商業化在海大嶗山校區北門的北龍口社區以更為強烈的方式上演著。賓館、浴池、飯店、手機維修店、服裝租賃店……衚同裏五顏六色的招牌,展示著北龍口社區的獨特氣質。

  不難發現,那些被改作賓館的民居努力著迎合城裏人的口味:衚同裏的廣告牌上寫著“暖氣、WIFI、熱水、空調”,這是有別於別人的競爭優勢;水泥外墻被刷成活潑的粉色或者藍色,理由是“更有吸引力”;原來的大鐵門換成了玻璃推拉門,既洋氣又方便客人出入;正對門口的影壁墻成了廣告牌,醒目挂著“溫馨客房賓至如歸”8個大字……農家小院也被改造了,上面封頂地面鋪上大理石,為的就是開闢出更多的房間。

  出租房屋給村民帶來的收入是很可觀的。“按照距離學校的遠近,房租的收入不等。離學校最近的那些房屋,出租後租金一年能夠達到10萬。”海大新聞專業的張旭在走訪中發現。從去年開始,北龍口社區的胡女士抓住商機,將家裏的院子改造,一共建起了7間房用來開設旅館。現在胡女士的每一天都被牢牢綁在旅館上。她説,“賺的比上班要多。”

  >>>村莊轉型

  補償費投資大學後勤服務

  與以往相比,周邊村民的營收方式和就業空間有了很大的不同。讓張旭津津樂道的一個細節是,他在走訪中發現,為了吸引年輕人消費,北龍口的超市裏安裝了幾臺夾娃娃機。在張旭看來,這在農村裏很不尋常。大學的到來,甚至帶動了整個村莊的轉型和發展。中韓街道牟家社區已經嘗到了甜頭。歷史上的牟家村有600餘年的歷史,但由於地理位置原因一直比較貧窮落後。改革開放以後,村民基本都靠外出打工生活。

  海大嶗山校區的到來為牟家社區的發展提供了契機。“當時,中國海洋大學徵地給我們村5323萬元徵地補償費,社區居民527戶,人口1485人,平均每人近4萬元。這筆錢怎麼用,群眾看法不一,很多人要求把錢分了算了。可是如果把錢分了,往後村集體經濟發展靠什麼?子孫後代怎麼辦?”牟家社區黨支部書記牟吉忠回憶。

  為此,牟家社區兩委多次開會研究,社區黨支部組織黨員外出參觀學習,請專家教授進社區講授怎樣發展集體經濟。通過學習,黨員居民看到了“抱團”發展的巨大潛力,一致同意社區居民每人一次性發放6000元徵地補償費,其餘徵地款投資于海大後勤服務配套項目,由社區享有所有權,所獲收益分給居民。

  “我們社區緊靠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可以説,學校選址給我們社區帶來了機遇,集體經濟的發展正是源於那時。”牟家社區宣傳委員牟孝勇介紹,通過後期籌資,牟家社區總投資1.2億元,為海大嶗山校區建設配套,其中包括宿舍、食堂、網點房、室外活動場等。該項目于2010年投入使用。6年來,事實證明,這條依託高校經濟,大力發展社區集體經濟的新路子沒有走錯。它不僅解決了牟家社區的長期固定經濟收入問題,同時又為牟家社區提供了多種就業機會。目前村裏有十幾人在海大後勤集團從事宿舍管理員、保潔員等工作。

  牟孝勇説,海大配套項目每年可直接為社區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200余萬元,“並且在逐年遞增”。現在村民一年能拿到3600多元分紅,醫療保險全部報銷,養老保險報銷50%。可以説,海大已經成為了牟家社區的“品牌”。有關社區概況的介紹文章裏,重要的一條內容就是“著名的國家‘211’工程中國海洋大學坐落在社區西側”。

  >>>知識氛圍

  居民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

  海大嶗山校區的到來,讓牟家社區居民牟彩霞感觸很深的還有交通便利了。“以前我們去市裏只能做110路車,只能去一個目的地,還特別不方便。學校建成後就好多啦,通過學校牽線,又新建了幾個公交站點,交通方便多了。”

  “海大嶗山校區來了之後,社區有了錢,有能力給群眾幹更多的事。”接受記者採訪時,牟孝勇還展示了一份“牟家人自己的刊物”,名為《謀福百家》,“用文字和畫面展示牟家的故事。”

  八旬老人牟本忠就是其中一個踴躍的投稿者。在一篇標題為《昂揚奮發的牟家社區》中,他寫了海大嶗山校區到來之後村裏的變化:“中國海洋大學入駐牟家社區,給社區居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和知識的氛圍”。

  “海大的到來確實給農村帶來了新的氣息,讓社區居民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家庭條件好了以後,他們願意把錢花在小孩上學上,願意在子女教育上進行投資。”牟孝勇介紹,為了滿足居民的這種新需求,他們經常在社區報上開闢專欄,介紹關於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去年,社區還把海大教授請到了社區辦公室,為家長們答疑解惑。

  這種變化同樣發生在北龍口社區。在張旭和同伴們走訪過程中,在北龍口社區居住的胡女士聽説他們調研孩子教育的問題,很爽快地把他們拉進了屋。根據胡女士的描述,她的女兒在嶗山一所私立學校上小學,有外教,學費一年3萬元。

  “現在教育光拼成績已經不夠了。大家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後,還是得靠錢,而且還得從小就得花錢。”囿于經濟壓力,沒能讓小兒子在這所“什麼都有”的私立小學裏上學讓胡女士至今抱有遺憾。

  ■未來發展 大學是個聚寶盆,校地合作實現共贏

  走訪過程中,吳靈和同學們發現,海大嶗山校區的到來,還給周邊村民帶來了“一種社會榮譽上的東西”。尤其是在當他們向其他較遠社區的居民描述自己的居住地時,這種榮譽感體現得更為明顯。

  對於牟家社區的居民來説,在未來的兩年內,更大的變化還將發生。目前,牟家社區安置工程“牟家馨苑”已經竣工。不久之後,整個社區將全體搬遷,居民們將告別低矮的平房,住進樓房。“我們有一個1900㎡的文化廣場,有一個省級規範化幼兒園,另外還有一個2000㎡的社區活動中心,專門設立了一個日間照料中心,為村裏的老人提供便利,居民有了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牟孝勇時常暢想起社區搬遷之後的光景。

  即墨市鰲山衛街道楊家嶺村的楊書記對於村子的未來也非常期待。與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一墻之隔的區位優勢給楊家嶺村提供了發展機會。“像我們村裏現在有二三十位村民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找到了保潔等工作。另外,房租高了不少。之前房租一年1萬來塊錢,現在一年四五萬。”楊書記告訴記者,他們期待著依託山大青島校區,給村裏的經濟帶來持續的發展動力。“下一步社區改造之後,村民住房環境會有更大的變化,村集體的網點也會發展起來,對於村莊發展來説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嶗山區中韓街道午山社區居委會主任王中波想得更遠。“青島科技大學嶗山校區在我們午山,但之前沒利用起來,相當於身邊有個聚寶盆,我們卻一直沒發現。高校不但能在經濟上帶動我們午山發展,還能在社區發展等方面給我們提供智力支援。所以之後怎麼利用校地合作,是解決將來午山老百姓吃飯問題的途徑之一,是我們這一屆兩委成員很大的一個思路。”王中波介紹,經社區爭取政策,在青科大嶗山校區成立了聯合辦公室,現場辦公。“除了解決之前的歷史遺留問題,另外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探討和摸索如何加強校地合作、實現共贏。”

  “我們想做的東西很多。現在探討了兩個項目,還沒落地,為青科大嶗山校區提供配套服務,社區也有獲得收益。另外,學校醫院這塊還可以探討開展合作。青島科技大學嶗山校區在校人數3萬人,以後建成醫院既可以對內,也可以對外,對社區居民來説,是個很大的便利。”除了網點、配套之外,王中波還籌劃著在旅遊、孵化器等方面和青島科技大學嶗山校區展開闔作,“這種合作是多方面的廣泛合作,是社區發展的一種新形式,歸根結底是想讓每個社區居民受益”。

  “加強校地合作是科教興國的需要,也是中國經濟實現轉型的需要。”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幹部教育培訓中心副主任張全弟曾就校地合作轉型發展對全國多個城市的領導幹部展開專題講座。據其介紹,國內通過高校拉動地方經濟轉型的一個典型代表就是上海市楊浦區。作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搖籃,楊浦區擁有眾多著名的百年老廠、老品牌。“上世紀90年代,隨著廠區搬遷,楊浦區面臨發展困境。就在走投無路之際,依託轄區內17所高校,把高校教師掌握的技術轉化為生産力,走出了一條高校拉動地方經濟轉型的典型路徑。”張全弟説,這種校地合作也為周邊社區帶來了實惠。一方面是社區面貌的變化,另一方面高校資源向周邊的居民開放。“居民可以去高校吃飯、借書、健身,另外高校後勤服務由社區提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實現共贏”。

  ■觀察

  高校朋友圈的正面效應

  一定程度上,政府部門組織的免費技能培訓緩解了失地農民對於未來的焦慮。牟家社區的牟珍輝就是一個受益者。參加完家政服務培訓,她專門註冊了一個家政公司提供家政服務。“現在年齡大了,家政公司不幹了。我們的女職工又通過嶗山組織的免費茶藝培訓,在茶樓裏工作。”

  持續半年的走訪,讓參與這項田野調查的學生們不斷觸摸到大學與村莊,正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交織和聯繫。“鄉村城鎮化的趨勢遲早會到達。毫無疑問,大學的以及伴隨大學而來的系列東西,成為改變村莊耕地用途,加速村莊變遷的最大因素。”吳靈和調查小組成員寫道。

  在最近的一次走訪中,學生們發現,很多年輕的村民對土地的情結沒有老人那麼深了。“老人大都會認為有了土地才有保障,畢竟他們大半輩子都是靠地生活,離開了地他們沒有任何收入來源,所以地是他們的天,他們的根……只要補貼合理,年輕人喜歡政府來拆遷。由於隔著市區較近,給他們外出打工提供了便利。”

  在他們努力尋找變遷的過程中,也意外地與一些“不變”相逢。

  比如,牟家社區村口經營福利彩票店的劉大媽,在商業化的浪潮中,始終保有一種純樸與熱情。她學著用普通話對話,卻還是習慣上炕嘮嗑。“真正的農村文化符號已經滲透到村民的生活與言行裏,哪怕是村民一開始那種怕生的態度,或者是劉大媽待人的誠懇,這是來多少個海大都不能消失的。”朱臻寫道。

  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校在青島“落戶”,未來在這片土地上,更多有關“變”與“不變”的故事即將發生。而在很多研究者看來,地方高校對於周邊村莊的城鎮化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據張全弟介紹,校地合作模式在美國近代教育中取得了成功,促進了美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渤海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崔國富同樣認為,發展社區學院和校園經濟,引領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和發展,在發達國家早已是成功經驗。美國西部大開發時期的“贈地學院運動”及所形成的威斯康星大學的辦學模式,成功地開闢了大學服務社會的新職能,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這一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崔國富認為,在我國一些二、三線城市的高等教育機構基本上都是一個地方的經濟文化研發中心,體現著教育優先發展引領地方經濟社會産業化發展的帶動戰略。高校校園經濟中的“消費圈和産業圈”不僅帶動本地餐飲食宿以及日用商品服務業、電信服務業以及金融服務業等服務産業的發展,而且也會帶動現代農業加工業、高新技術産業以及文化産業等的蓬勃發展,形成中小城鎮産業發展的多樣化格局。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