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臨沂平邑縣平邑街道大殿汪村備受關注。在該村舊址有一條經過數千年山水沖刷後的峽谷,峽谷內層狀岩石底下和裸露岩石上,出現疑似“恐龍蛋”化石,這些石頭有的成片分佈,有的成窩分佈。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該村將利用新發現的景觀,打造養生生態觀光園。
19日中午,記者趕到平邑縣平邑街道大殿汪村。剛走進村口,就看到一處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水庫,這是全村老百姓種植糧食作物的重要水源。該村佔地近3000畝,有324戶共計1116名村民,他們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從2000年開始,該村開始向村東南方向的新村大規模搬遷。時至今日,舊村址上僅有不到10戶村民居住,他們都是一些孤寡老人。
在大殿汪村黨支部書記趙吉柱和縣委選派到大殿汪村任職的第一書記宋美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村子舊址,也就是發現疑似“恐龍蛋”化石的現場。此時,這片區域已經有村裏的“民兵小分隊”不間斷巡邏保護。
據第一書記宋美介紹,她從今年3月份上任,通過挨家挨戶走訪調查發現,舊村址上出現一處地貌奇特的峽谷,非常與眾不同。經過層層上報,才了解到它們是經過千年山水沖刷的,而表面上出現的成片和成窩的石頭,疑似“恐龍蛋”化石。最終,在網友爆料後,藏在深山的這片景觀被世人關注。
峽谷直線長約500米
站在村子舊址的一處山坡,記者低頭向下望去,一條峽谷自西向東蜿蜒,繼而向北延伸。其實,這並不是一條普通的峽谷,而是經過數千年山水沖刷後出現的,峽谷中流淌著清澈的溪水。
在裸露的岩石表面上,可以看到凹凸不平的圓形石頭,類似于蛋形,且有多層“蛋殼”,有些“蛋”成年人伸開雙臂都無法環抱。尤其是在峽谷自然風道斜坡上,由於終年被水沖刷,使這條小峽谷也出現了大小不均一的石窟,在很多斷層面之間,出現了這種類似蛋形的石頭。
順著峽谷一路向東,會發現岩石的顏色也越來越豐富多彩。灰褐色、黃色、紅血色和灰色勾勒出的一幅幅不同的圖案,讓小峽谷的形態更加立體。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像是一群海龜在水中;從另一個角度觀望,你又會覺得像是一窩恐龍蛋。
據了解,每塊疑似“恐龍蛋”,表面都有一層石皮包裹著,石皮呈黑褐色,蛋肉為乳白色,十分符合動物生成蛋類的模樣。繼續沿著峽谷向北走去,一處較長的大型岩石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它長約8米,能比較清晰地看到類似爪子的形狀,像是趴在地上的一種大型動物。
從峽谷走向來看,疑似“恐龍蛋”化石分佈較廣,無法準確地描述佔地面積。大殿汪村黨支部書記趙吉柱告訴記者,如果按照直線距離測算的話,最少也得500米的長度,峽谷的寬度從窄變寬,一時也無法準確測算。
期待相關專家鑒定
19日,記者走訪大殿汪村發現,疑似“恐龍蛋”化石的石頭早已存在,而村民對這些石頭早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
10月的大殿汪村是耕種的季節,不少村民在大殿汪村新村南邊的地裏忙活著。對於舊村址南邊小河道裏發現的石頭,網友們議論紛紛,村民們表示略有耳聞,但也並沒有太在意。
“雖然從小就在小河裏摸魚抓蝦的,但那些石頭是什麼形狀的,我還真沒注意。”從小在大殿汪村長大的村黨支部書記趙吉柱告訴記者,直到今年3月份,村裏來了第一書記之後,才知道舊村址南邊小峽谷裏的石頭不簡單。
其實,關於村裏的這些形狀奇怪的石頭,還有一個傳説:被山水沖刷出來的小峽谷和村西邊的鳳凰山,組成了龍頭龍尾。該村71歲的趙吉彬告訴記者,雖然他沒有注意疑似“恐龍蛋”化石的圓形石頭,但每逢雨季水位高時,石頭被水覆蓋,從岸上觀察,水裏的石頭若隱若現的,像一個大型的爬行動物。
這幾天,網友的爆料,讓這個安靜的小村莊頓時熱鬧了起來。不少村民表示,雖然這些石頭的外形和恐龍蛋差不多,但是還是希望這方面的專家來村裏好好看看,給個具體的説法。
將峽谷景觀打造成新景點
記者發現,在村口處,有兩名村民正在挖坑。“這都挖了1米多了,是不是還得繼續挖?”一名村民問大殿汪村黨支部書記趙吉柱。趙吉柱説,要挖得再深一點,過幾天安裝大型的平面規劃圖會更穩當一些。
據趙吉柱介紹,之前就有天津的公司來村裏考察過,認為該村的古村落以及周邊的一些自然風光,很適合旅遊開發。“對方已經做好了詳細的規劃説明書,目前正在洽談階段。”趙吉柱説,現在,疑似“恐龍蛋”化石的曝光,讓村裏的這處新發現再次引起了天津公司的關注。
“最後不管是不是恐龍蛋化石,我們都將把它打造成一處新景點。”趙吉柱告訴記者,原本計劃的鳳凰山莊共有11處景點,就目前的情況來説,還會多打造新發現的峽谷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