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美的秋天也別“多事” 氣象病該如何預防?

2016-10-08 16:28:39 來源:東北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  “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只為飽嘗故都的秋味。”在南方作家鬱達夫眼裏,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都讓他留戀不已。在天高雲淡的季節,作家總安享于“清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地

  “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只為飽嘗故都的秋味。”在南方作家鬱達夫眼裏,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都讓他留戀不已。在天高雲淡的季節,作家總安享于“清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難怪他要感嘆“秋天,這是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眼下正是清風生、白雲遏的時節。

  時節雖好,但也別忘了,古人還有句話,叫“多事之秋”。

  對普通人來説,最美秋天,最多的事兒大概就是氣象病了。

  氣象病是由天氣或氣候原因造成的疾病的統稱。是由於溫、濕、壓反常,紫外線過多與不足等,引起人體的生理機能和心理失調或身體直接受損所造成的,如中暑、凍瘡、哮喘、高山並雪盲、閉汗、皮膚癌等均屬氣象病,還有關節炎、肺結核、猩狂病、百日咳、白喉、寒熱等都與氣象條件變化關係極大。有些病還與季節有關,如慢性氣管炎、肺炎、心肌梗塞、腦炎、克山病,所以這些病又稱季節病。

  北京的秋天雖美,但過於短暫,夏秋交換、秋冬之交要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天氣變化較快,容易發生與氣象相關的疾病,在這段時間裏要謹防氣象病。

  相比夏季,秋季的氣溫雨濕度都有所降低,氣壓則有所升高,這勢必影響人體細胞的攝氧量。對於一些人來説,抑鬱、失眠頭痛等氣象過敏症狀就是機體適應氣候變化的反應。

  天氣劇烈變化時,還會引發牙痛。據分析,當冷風過境或者在冷氣團控制下,牙周炎容易發作。牙髓炎和牙出血的症狀也多發生在寒冷天氣情況下。

  氣候乾燥也易引發口角炎。冷幹的氣候常常使孩子口唇、口角周圍皮膚黏膜乾裂,周圍的病菌乘虛而入造成感染,引起口角炎。氣候乾燥容易使孩子經常用舌頭去舔,更易加重口角乾裂。

  另外,關於潰瘍與氣象關係的分析報告有不少,但這種疾病的好發季節並不一致,有秋季,也有春、冬季。通常,天氣發生明顯變化時,潰瘍病症狀會加重。

  天氣變化誘發關節痛。當日均變溫在3℃以上,日均氣壓變化在10百帕以上,日均相對濕度變化大於10%時,關節痛病人就會多起來。每年的10至11月,是關節痛的多發季節。

  氣溫下降,人體未能適應氣溫變化,又沒有做好保暖措施,抵抗力不足,容易感染病毒引起面神經麻痹。除了老人、産婦外,面癱也會找上有熬夜習慣、過度疲勞的年輕人。

  隨著天氣轉涼,臘味飄香,補品上市,人們也趁機大快朵頤,使得胃及十二指腸的負擔加重,容易引起胃病復發。秋冬是胃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特別是過食生冷或是腹部保暖不足更容易中招。

  氣象病該如何預防?

  首先是多吃潤燥食品,切勿暴飲暴食,多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的事物,隔夜隔餐的飯菜不要食用。中醫建議,可以多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如梨、蜂蜜、蘿蔔等,還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吃維生素C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比如番茄、菜花、柑橘,儘量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另外,天氣轉涼,人的胃口變好,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增加腸胃負擔。

  另外,經常洗頭,保持皮膚清潔也有好處。在預防過敏方面,除了挑選適合自己的護膚品,中醫還建議,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個人衛生,調整飲食和作息習慣。經常洗頭,可防止敏感物質如灰塵、花粉等附著在頭髮上,進而引發皮膚過敏。保持皮膚清潔,經常用冷水洗臉,可以增強肌膚抵抗力。

  同時,作息時間要規律,戒煙戒酒。中老年人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時間規律,戒煙戒酒、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控制體重。醫生建議市民的家裏最好備有血壓測量儀,定時測量,發現身體狀況異常時要及時與醫生溝通,預防換季引發的心血管疾病。

  再有,要注意氣溫變化,添加衣物,晚上睡覺蓋上被子,避免夜涼入侵。室內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流通,預防流行性感冒。而且換季衣服清洗之後再穿。天氣轉涼,拿出衣櫃裏的秋季衣服時,不要馬上穿,有些衣服長時間收納在衣櫃中可能發潮,有細菌或者菌斑附著在上面,容易引起皮膚不適,最好洗一洗,曬一曬,殺殺菌。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保持良好心情,避免抑鬱情緒。另外還要保持一份愉悅的心情,避免産生淒涼、憂鬱、悲秋等傷感情緒,抑鬱的情緒也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在夏秋之交,除了調理飲食、生活習慣,也要注意情緒的調理。(記者蔡文清)

  秋天,是鍛鍊的黃金季節

  俗語説“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鍛鍊”,秋天來了,天氣宜人,早晚涼爽,適宜爬山慢跑進行鍛鍊。

  爬山運動作為一種體育鍛鍊,能使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迴圈增強,腦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不過,年老體弱者登高時要避開氣溫過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空氣溫度的目的。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産生不測。

  慢跑也是一項很理想的運動,能增強血液迴圈,改善心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一天之中,如果有1至2個小時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其中抽出40分鐘左右進行慢跑,不僅會少染疾病,增強體質,精力也會日益充沛起來。

  連結

  秋燥、秋困、秋凍,怎麼破

  “秋燥”要養陰

  秋天來了,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容易出現口鼻乾燥,咽幹唇焦的燥症,也就是常説的“秋燥”,怎樣來對付秋燥呢?

  對付秋燥,宜食清熱安神類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海帶、芹菜、菠菜、糯米、芝麻。雖然夏天已過去,但多喝開水、淡茶等也同樣能減少秋燥。另外,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也是不錯的飲品。

  秋季裏有一個著名的養陰法則,叫“少辛增酸”,意思是用增酸的方式來收斂過旺的肺氣,用少辛的方式來減少肺氣的耗散。所以處暑時節要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而像西瓜這類大寒的瓜果,則要少吃或不吃了。“少辛”是因為味辛的東西具有發散作用,會導致人體出汗,隨後身體變涼,所以處暑後不宜吃辣椒、花椒、姜等辛熱食物,更不宜吃燒烤食物。

  “秋困”講作息

  人們常説“春乏秋困”,秋天來了,秋困也就來了。防治秋困,最重要還是從睡眠著手,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由於處暑以後氣溫在夜間較低,甚至有涼意,所以儘量在晚上10點前入睡。中午有條件的話,午休半小時,也利於化解困乏。

  如果下午還感覺秋困沒勁兒,不妨試試按摩風池穴。此穴位於頸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穴(後髮際正中直上1寸)相平。這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還能緩解眼睛疲勞,特別對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或長時間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做法是:保持身體正直,兩手拇指分別置於兩側風池穴,頭後仰,拇指環形轉動按揉穴位1分鐘,可感到此處有明顯的酸脹感,反覆5次。

  “秋凍”先護臍

  人們常説“春捂秋凍”,“秋凍”就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裏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另一方面,“秋凍”有助於鍛鍊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所以無需過早添加衣物。不過由於臍部是人體最易受涼的部位,著涼會影響脾胃功能,出現食欲減退、腹痛腹瀉等,因此“秋凍”的同時要注意臍部保暖,女性不穿或少穿露臍裝。

  原標題:再美的秋天,也別“多事”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