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童工家庭:他們為何當“童工”(圖)

2016-11-28 10:51:4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田文生 責任編輯:王雪 字號:T|T
摘要】近日,有媒體曝光,江蘇省常熟市一些服裝加工作坊涉嫌雇用童工。事件撕開了社會的一道傷口。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未滿16周歲、本應在課堂上讀書、無憂無慮地度過青春時光的孩子,站到了機器旁進行高強度的勞動?
揭秘童工家庭:他們為何當“童工”

  某位“童工”此前生活的房屋。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田文生/攝

  近日,有媒體曝光,江蘇省常熟市一些服裝加工作坊涉嫌雇用童工。事件撕開了社會的一道傷口。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未滿16周歲、本應在課堂上讀書、無憂無慮地度過青春時光的孩子,站到了機器旁進行高強度的勞動?他們及其家庭是被欺騙還是主動作出的選擇?

  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前往此次事件中部分“童工”的家鄉貴州省安順市進行探訪。

  年輕人“不讀書就打工”

  安順市毗鄰貴州省省會貴陽市,是我國最早確定的甲類旅遊開放城市之一。市內有馳名中外的黃果樹、龍宮兩個國家首批5A級旅遊區,擁有“中國瀑鄉”“屯堡文化之鄉”“蠟染之鄉”“西部之秀”等美譽。

  安順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區,海拔1300多米的十二茅坡就位於這片風景如畫的土地上。

  當地人介紹説,新中國成立後,十二茅坡曾是軍馬場的分部之一,為部隊繁殖養育軍馬。上世紀70年代軍馬場被撤,十二茅坡的農業開始興起,出現了一些致力於白芨、石斛等中藥材産業的公司,還有從事禽業的公司,漫山遍野種植了茶樹和煙葉。

  這片地廣人稀的前軍馬場上,“原住民”並不多。如同工地附近經常出現打工族聚居區一樣,隨著各種企業的興盛,十二茅坡也開始吸引那些偏遠地區的人前來淘金。

  外鄉人在這裡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購買下破敗不堪的房屋,自此駐留。

  楊某朋(本版圖文中人物均不顯示全名——記者注)是此次媒體曝光後官方解救出的“童工”之一。此前,他就隨著奶奶王某英一起生活在十二茅坡某間破舊的房屋裏。

  記者費盡週折找到王某英時,她正在成片茶山中的茶樹叢間,蜷伏著身體,扒開茶樹枝丫,在茶樹的根部小心而費力地挖掘蟲草。

  “只有一兩個月的時間能尋找蟲草。”她拿掉頭頂的茶樹枝説,因為大量的採掘,蟲草已經難以找尋。

揭秘童工家庭:他們為何當“童工”

  某位“童工”此前生活的房屋。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田文生/攝

  “這裡的蟲草沒有西藏的那麼值錢。”她説,為了找尋到收購價為每根1.5元的蟲草,需要運氣,更需要勞作,“彎著腰挖半天,累得腰酸背疼”,每天能挖出三五十根,她就非常滿意了。

  此前,老人一家居住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本寨鄉。寨子曾被火燒了3次,“沒法住了”。於是,2011年,他們遷徙到十二茅坡。

  購置“新家”花費了3萬多元,幾年前,老人的丈夫去世,買墓地、安葬也花了不少錢,家裏由此欠下了債務。

  迫於經濟壓力,老人的獨子楊某海——“童工”楊某朋的父親——和妻子去福建等地打工,砍毛竹。“很勞累的體力活,下雨天還做不了,收入低,每年給家裏的錢也不多,過年過節或者家裏有大事才回來。”王某英説。

  在“童工”楊某朋外出打工前,65歲的王某英帶著他和他的兩個妹妹留守,艱難地一起生活。

  老人説,家裏一方面希望孩子多讀書,“長大了成才”,另一方面,又實實在在地承受著經濟上的壓力,楊某朋此前在鄰近的雞場中學念初一,“喜歡玩手機,管不了,孩子自己也不想讀了”。

  今年春節,也就是15歲的楊某朋念完初中一年級第一學期後,一個“老闆”來到他們家門口,向大人表示可以帶孩子出門去打工賺錢。

  根據老人和當地民眾的描述,眼看著老家和“新家”周圍的年輕人都出遠門去打工,長輩們似乎已經確認了“年輕人就該出去打工”的鐵律,年輕人“不讀書就打工”儼然成為無需討論的固定模式,沒有其他選擇。至於什麼年齡才能外出打工、“童工”是否違法等問題,他們並不太懂,也不在意。

  家長和孩子都有這樣的認識,就很容易和前來招工的“老闆”達成共識。

  當時,“招工”很快就完成了。大人主要關心兩個問題,一是孩子的起居生活有沒有著落,安全有沒有保障,有沒有誰能管教孩子讓他不要學壞。對此,“老闆”説,有老闆管著,沒事的。

  大人關心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工資。雙方口頭約定,過年時,“老闆”將孩子和錢一併送回來。

  關於工資的數額,低收入的鄉親們很容易滿足,往往是“老闆”報出一個價格,父母感覺“大體差不多”就成交了。

  就這樣,今年農曆正月,在鄰居眼中“有點叛逆”的楊某朋被父母交給“老闆”,“老闆”承諾保證孩子的安全。隨後,楊某朋便和後來出現在新聞裏的“童工”一道坐車去了廠裏。

  王某英和他的兒子兒媳並不認識前來招工的“老闆”,之所以能産生信任,是因為有一個當地的成年人曾在“老闆”那裏幹過兩年,認識對方,“知道是做活的,不是做壞事的”。

  至於孩子到“老闆”的工廠每天干什麼活、有沒有任務、工作的時間有沒有上限等問題,“什麼都沒説。”老人搖搖頭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孫子學習成績不算好,自己也不想讀書,“不怎麼服管教,讓他出去吃點苦,懂得生活的辛苦以後,再看他願不願繼續讀書。”

  這是楊某朋第一次外出打工,老人説,家裏不指望他掙多少錢。

  楊某朋到了工廠後,曾給家裏打過電話,但沒寄過錢。他在電話中告訴老人,“別擔心,吃的穿的都有,住的也不錯”。

  老人帶著他的兩個分別念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妹妹,繼續在十二茅坡留守。

  楊某朋的離開,並未顯著減輕一家人的生活壓力,老人仍然過得非常拮據,盼望著能在撫養兩個孫女長大的間隙,能有點零工做。

  但這個65歲的老奶奶在勞動力市場上並沒有什麼競爭力,除了採茶,其他每天能掙幾十元不等的工作都不要她。

  相比未來的規劃,生活的艱辛迫使這位老人和她的家庭更重視當下怎樣能活得更好。就這樣,少年楊某朋離開十二茅坡,成為一名“童工”。

  “家裏條件不好,兒子也想出去”

  本次被發現的“童工”中,14歲的黎某龍和楊某朋一樣居住在十二茅坡,兩人的房屋前後排挨著。

  黎某龍的家裏擺放著一台“songli”牌電視機,其螢幕大小和15英寸的筆記型電腦差不多,此外,除了電飯煲、已不能脫水的老式洗衣機、電燈,就沒有了任何電器。

  房屋的墻壁裂開了口子,石灰大片脫落,露出凹凸不平的火磚。

  對於記者的造訪,黎某龍的母親楊某妹有些不知所措,“我沒進過學堂,連名字都不會寫。”她風一般地跑出去,叫來自己的親戚、同時也是鄰居的熊女士和記者一起交談。

  前些年,黎某龍48歲的父親黎某昌在安順等鄰近地區打工,維繫一家6口人的生活。今年,孩子黎某龍也開始打工後,父親就去了福建,希望能掙得更多。

  黎某龍是家裏的第二個孩子,16歲的姐姐黎某健現在念初三,成績比較好,獲得了獎狀,希望能繼續唸書;10歲的三妹正在念小學三年級;8歲的四妹念一年級。

  熊女士告訴記者,楊某妹一家生活的貧困程度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在她看來,這種極度的貧困,是黎某龍小小年紀便不得不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

  “就在前幾天,楊某妹身上一分錢都沒有了,碰巧有人過來收廢品,她就把一個廢舊的烤火爐子當廢鐵賣了,3毛一斤,賣了15元。”熊女士説,“她靠這15元支撐了幾天,現在又沒有錢了。”

  “孩子上學的時候,楊某妹會一個人吃午飯,中午從來沒有見她吃過肉。”熊女士噙著淚説,楊某妹經常用一點辣椒、加上沒油的野菜,就著一碗飯,衝點水,“泡著就吃了”。

  “有一次,她生病卻沒錢了,發燒、頭疼,還暈倒了,我就借給她100元,讓她到醫院去看看。”熊女士説,“沒想到,過了幾天,她把錢還給了我,説自己在床上睡了幾天,多喝開水,沒去醫院,病也好了。”

  在搬到十二茅坡之前,這一家子住在安順市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貓營鎮某村,因為那裏的房子已經破舊得無法住人,“實在沒辦法了”,10多年前,一家人搬到了十二茅坡。在這個看上去能找到打工機會的地方,楊某妹希望能分擔丈夫的壓力。

  “老闆需要零工的時候,我就去。”讓她沮喪的是,沒文化還得照顧孩子的婦女並不吃香——老闆需要的是可以長時間幹活的人,“我很難打上工,一個月能打三五天就不錯了。那些老闆説,‘你是帶娃娃的人’。”

  46歲的楊某妹只能退而求其次,依靠傳統農業補貼家用。她收割的稻穀能讓一家人吃上飯,“實在沒錢了也能賣一點錢”。

揭秘童工家庭:他們為何當“童工”

  某位“童工”此前生活的房屋。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田文生/攝

  儘管生活得非常節儉,但這個收入有限的家庭仍然欠下了1萬多元的外債。

  債務源於購房,也因為醫治孩子的病:今年上半年,三女兒黎某芊不小心摔傷了手臂,在紫雲縣醫院治療,花了1萬多元;前年,四女兒黎某歡也曾到貴陽做過手術,花了5000多元。

  這樣貧困的家庭,為什麼會生育4個孩子?楊某妹稱“大家都這樣”——在偏僻的山鄉,一帶又一代的老人傳遞著“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認為多幾個孩子,孩子們之間也相互有個幫襯。

  夫婦倆的收入除去日常不可避免的開支外,都用於供孩子讀書。

  念幼兒園時,半年就需3000多元,他們勉力維持。到了義務教育階段,仍需要給孩子一定的生活費,為了安全,兩個女兒每半年還需要分別交納500元和1000元的接送費。

  這些開支讓這個家庭一直處於困境。“家裏條件不好,兒子也想出去。”楊某妹説,自己勸過孩子繼續讀書,可兒子説,家境不好,自己成績也不好,“不如出去掙點錢”。

  “我們就讓他出去試一試,如果能適應,以後再説。”楊某妹説,“如果適應不了,就回家繼續讀書,長大一些以後,再決定是不是出去打工。”

  黎某龍在念完小學六年級後,今年開始外出打工。無論是在紫雲縣的老家,還是在十二茅坡的新家,幾乎所有離校的年輕人都出門打工了。在殘酷的生存壓力面前,沒有太多家庭介意孩子是否屬於“童工”。

  黎某龍沒有手機,每次和家裏聯繫都要借別人的電話,如果家裏打來電話,也需要打通別人的手機後,約定一個時間再撥打過去。

  電話中,黎某龍告訴家人,“老闆”對他很好,吃的也可以,“有時也會抱怨,説加夜班受不了”。

  聽見這樣的話,楊某妹就覺得心裏難受,勸孩子回來,可孩子錶示,至少要堅持1年,“過年回來了再看”。

  黎某龍離開家庭的過程,和楊某朋幾乎是一樣的。

  “‘老闆’到我家門口來,説帶孩子出去打工。”楊某妹回憶説,對方提出工資為包吃管住2500元/月,家人也沒有討價還價就同意了。

  至於具體去幹什麼工作、每天干多長時間、必須完成多少工作量、如何保證孩子必要的休息等細節,雙方並沒有明確議定。

  雙方也沒有簽訂任何書面的合同,僅僅口頭約定,過年時“老闆”把孩子送回家,到時候把錢一併交給大人。

  為了讓“老闆”對孩子好一點,心疼孩子的楊某妹還給“老闆”送了花生核桃,這是她當時唯一拿得出手的禮物。

  楊某妹和丈夫並不知道將自己孩子帶走的“老闆”姓甚名誰,也不知道這個人是“老闆”還是“仲介”。

  這些沒有太多社會經驗的父母,堅信“老闆”會恪守當初面對面許下的承諾。

  在採訪中,對於記者的提問,楊某妹很少清晰回答,記者只能不斷地從不同側面和她交談,盡力拼湊出她的生活方式和內心世界。對於“是否相信過‘知識改變命運’”“周圍有沒有人通過讀書考上大學而獲得好的工作和收入”“是否希望複製那些‘榜樣’們的人生”等問題,儘管記者用最平易的話進行了“翻譯”,楊某妹仍顯得茫然,沒有正面作出清晰的回答。

  “沒辦法,要不就要餓肚子”

  記者輾轉找到此次事件中另一名“童工”韋某勝家裏後,聽到的是同樣悲傷的故事。

  15歲的韋某勝居住在安順市寧谷鎮某村,家門口就是學校,記者到訪時,學校里正傳出瑯瑯讀書聲。

  韋某勝79歲訥口少言的爺爺韋某華呆坐在火爐旁,爐裏燃燒著他砍來的樹枝,老人的背部幾十年都長著一個碗大的瘤子。火爐旁還有78歲病重的奶奶——她的身體狀況看上去非常差,鄉鄰説,她“不能動,不能講話,坐著就不能起來”。

  韋某華共有5個兒女,目前隨小兒子韋某平——“童工”韋某勝的父親——一起生活。

  韋某華説,小兒子從未念過書,“沒什麼文化”,此前曾到浙江、廣東等地打工,“幹體力活”。今年,因為母親病重,韋某平不敢外出打工了,只得留在家裏守護母親,偶爾去打零工。

  每一個細節都透出這個家庭的貧困:石頭砌成的房子已經裂口,裂口最寬的地方,足以將手掌放進去,“要不是用棍棒撐著,可能就會垮”。

  貧窮深深地改變了這個家庭,“有時甚至連吃鹽都成問題”,幾年前,韋某勝的母親決絕地離開了這個家庭。

揭秘童工家庭:他們為何當“童工”

  “童工”楊某朋65歲的老奶奶在茶樹叢間尋找和挖掘蟲草。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田文生/攝

  “雖然窮,我們還是儘量節約,想讓小孩多識幾個字。”韋某華盯著記者的眼睛説。

  在鄉鄰們看來,小學和初中階段儘管交錢並不多,但仍有一些各種名目的費用,“還是得花錢”。而外出打工,雖然未必能賺多少錢,“但過年起碼能買一件衣服”。

  部分鄉親已經聽説了韋某勝成為新聞中的“童工”的事,但他們並不認為做“童工”是錯誤的決定,相反,是一個“不得不這麼做”的決定,“沒辦法,要不就要餓肚子”。

  “要養活這一大家人,他父親只能出去打工,他70多歲的爺爺還得去幹農活。”鄉親們説,去年的行情是玉米每斤七八毛、穀子每斤一元零幾分,老人種的所有糧食“值不了幾個錢”,“現在種地基本不賺錢,年輕人還能喂牛喂馬,可是他一個快80歲的老人已經不能喂牛喂馬了”。

  按照這樣的邏輯,鄉親們認為,在韋某勝的父親因為奶奶的病情而不能外出打工的情況下,韋某勝成為“童工”就是在情理之中的。

  鄉親們掰著手指頭介紹説,村裏14~18歲的孩子出去打工的,估計有一二十人。他們並不清楚“童工”的定義,對於其中16歲以下的打工孩子的數量並沒有印象,“但可以肯定,不止韋某勝一個人”。

  在交談中,鄉親們固然並不認為“讀書無用”,但對“讀書有用”的觀點也並不堅守。對於是否每個家庭都能承擔高中、大學階段的投入,以及“砸鍋賣鐵”式的投入能否必然帶來體面的工作和高收入,他們並不抱有絕對的信心,“有一些大學生也掙不到錢”。因此,對於那些成績較差、未體現出讀書潛質的孩子,這些農村的父母和甚至孩子自己,都更容易放棄。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個令人擔憂的狀況是,“童工”家庭甚至都不認識前來招工的“老闆”,也未對其身份、工作方式、管理方法等資訊,進行必要的了解和核實。

  當地有傳言説,曾有“童工”誤入傳銷行業。這樣的悲劇,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探訪中,貧困是顯而易見的,對很多問題的答案,卻藏在每個人的心裏,沒有人説出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活的貧窮、對教育投入和産出的不同理解,讓孩子們離開了課桌,過早地在成人世界的驚濤駭浪中拉扯起自己並不結實的風帆。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