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和田玉觀音是我奶奶送給我的生日禮物,買時花了1200元”。近日在寧夏地質博物館舉行的寶玉石鑒定會上,銀川市民李海將一枚玉觀音交到鑒定人員手中。豈料,這枚玉觀音被鑒定為“假貨”。
據寧夏地質博物館科研部介紹,在這次鑒定的各類寶玉石逾300件中,真品率不到60%,而市民對自己購買的寶玉石産品滿意度則不到50%。
一次鑒定會 真品不足六成
李海告訴記者,這枚玉觀音是他奶奶幾年前到新疆旅遊時買的。“奶奶準備買玉的時候,我還專門打電話與銷售人員核實,對方説這是阿富汗玉,與和田玉是一樣的,只不過産地不一樣罷了”。
“當時旅行團裏很多人都買了。您看這品相,咱們普通人怎麼能知道是假貨?”李海十分鬱悶。
記者觀察發現,李海的玉觀音看起來白中顯綠,晶瑩油潤。從外表來看,確實有著一定的美感。
李海又拿出一枚去雲南旅遊時花大價錢在正規商行買的黃龍玉吊墜請工作人員鑒定。工作人員拿著吊墜走入鑒定室,幾分鐘後,給予了他肯定的答覆。不過,工作人員同時告知李海,黃龍玉吊墜雖然是真品,但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其價值已明顯縮水。
“就這樣吧,難道還要去找人家不成?”雖然鑒定結果不如人意,李海卻並沒有維權、退貨的打算。“都過去這麼久了,要維權、退貨哪有那麼容易,再説,來回機票就一大筆錢,加上時間和精力,不值當,就當花錢買教訓吧。”
“一般來説,只要消費者不貪便宜,能在正規商鋪以合理價格購買寶玉石,其品質基本能夠得到保障。但由於不少人購買寶玉石並非是出於對物品本身的喜愛,而是為了彰顯地位或投資升值,因為不了解市場行情,所以會出現滿意度較低的情況。”國家註冊珠寶鑒定師趙明向記者解釋了真品率和滿意度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