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富口袋”先“富腦袋” 打贏脫貧攻堅戰(圖)

2016-11-11 16:22:11 來源:人民網 作者:趙新兵 潘林青 責任編輯:董洪貞 字號:T|T
摘要】臨沂市基層幹部普遍反映,“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觀念在貧困戶中早已蔚然成風。

要“富口袋”先“富腦袋” 打贏脫貧攻堅戰 (圖)

圖片來自網路

  原標題:要“富口袋”先“富腦袋”(打贏脫貧攻堅戰)

  山東臨沂通過開展“精神扶貧”,不少貧困戶“等靠要”思想日漸轉變,“要我脫貧”越來越少,“我要脫貧”越來越多。這是記者近日在沂蒙革命老區山東臨沂採訪時發現的新變化。

  長期以來,我國部分地區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寧肯受窮也不願出力,“習慣於站在墻角曬太陽”。更有甚者,沒有把國家給的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用來謀發展,“精神貧困”讓一些貧困戶陷入“越扶越貧”怪圈。

  臨沂市蒙陰縣雲蒙湖生態區大謝莊社區是典型的庫區村,以前這裡不少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生活全靠政府救濟,腿腳有殘疾的張德芹便是其中之一。

  “我腿腳不方便,老伴智障,還有71歲老父親需要供養,前幾年真是對生活喪失了信心,政府給多少我就花多少,能混一天算一天,常年連被子都不疊。”張德芹説。

  隨著扶貧攻堅逐漸深化,張德芹的思想也逐漸發生了變化。記者近日一大早來到他家時,他正在打掃庭院。走進家中一看,雖然傢具較為破舊,但被擦拭得一塵不染,被褥疊放整整齊齊,地面衛生也打掃得十分乾淨。

  “最近兩年,許多幹部都來我家看望,不僅經常鼓勵我,還幫我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看著外人都對我這麼上心,我怎麼好意思再躺在家中睡大覺?雖然幹不了重活,打掃衛生、養雞養羊這些活兒我還是能幹的,再也不能光吃政府救濟了。”張德芹告訴記者。

  在山東臨沂,像張德芹這樣思想轉變的貧困戶還有許多。臨沂市沂南縣依汶鎮汶鳳村貧困戶鄭來勤身體健全,但歲數偏大,以前靠低保、慰問金過活,也存在“等靠要”思想。最近,他不僅把自家兩畝多地精耕細作、提高了産量,還積極參與村中光伏發電項目。

  “村裏貧困戶都在想著辦法掙錢,上級也送來了好政策,再當懶漢可不行了。”鄭來勤説。目前,通過自身努力和上級扶持,他已經脫貧,年收入已達七八千元。

  臨沂市基層幹部普遍反映,現在農村貧困戶大多數是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戶,過去那種有勞動能力卻好逸惡勞的“懶漢型”貧困戶已經越來越少,“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觀念在貧困戶中早已蔚然成風。

  據統計,目前臨沂市貧困人口中無勞動能力的佔69.7%,因病因殘致貧的佔63.8%。

  記者採訪了解到,沂蒙老區貧困戶思想轉變的重要原因,是臨沂市在扶貧過程中堅持要“富口袋”先“富腦袋”,通過多種方式潛移默化弘揚沂蒙精神開展“精神扶貧”,既改掉了部分幹部“官老爺作風”,又拔掉了貧困戶“思想窮根”。

  一方面,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臨沂各級幹部作風大為改觀,各級幹部與貧困戶“結親連心”已成一項慣例。據統計,臨沂市從市縣兩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中選派1537名幹部,會同山東省選派的131名第一書記,全部派駐省定貧困村和經濟薄弱村。同時,臨沂市每名幹部聯繫3到5個貧困戶,實現貧困鄉鎮、貧困村、貧困群眾結對幫扶三個“全覆蓋”。

  另一方面,許多貧困戶也深受沂蒙精神感動和教育。“看到電視上演的沂蒙精神節目和村裏舉辦的講座,我經常感動地流眼淚。在以前那麼艱苦的條件下,老一輩人都能撐過去,眼前我這點困難算什麼?”臨沂市蘭陵縣壓油溝村貧困戶夏立方説。

  據介紹,臨沂市在市內電視臺、報刊設立了“實施百千萬脫貧攻堅行動——全力打贏新時期孟良崮戰役專欄”,市縣兩級還組織30多個宣講團,深入基層廣泛開展“樹榜樣、學先進、促脫貧”等宣講活動2200多場次,大力弘揚沂蒙精神,引導貧困群眾樹立“寧願苦幹、決不苦熬”的觀念,振奮脫貧精氣神,增強致富主動性,實現各級幹部“我要扶貧”和貧困戶“我要脫貧”同步合拍、同頻共振。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