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支付市場正式迎來大塊頭。中國銀聯12月12日發佈“二維碼支付標準”,該標準特色在於採取“四方模式”,中國銀聯還打算聯手中小第三方支付機構挺進二維碼支付市場。在分析人士看來,“四方模式”雖然有利於技術標準的統一化,抹平中小支付機構因技術上的不足帶來的支付風險隱患,但同時也會增大支付交易的成本。而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的中小型支付機構極有可能會接受中國銀聯拋出的“橄欖枝”,支付寶、微信支付“雙寡頭”的市場格局將發生變化。
銀聯提出新標準
12月12日,中國銀聯發佈二維碼支付標準。此次中國銀聯發佈的中國銀聯二維碼支付標準包括《中國銀聯二維碼支付應用規範》、《中國銀聯二維碼支付安全規範》兩個企業標準。
中國銀聯負責人表示,對比市場上已經在推廣應用的二維碼支付,中國銀聯二維碼支付遵循現有銀行卡支付的“四方模式”,與實體銀行卡支付的差異在於支付資訊交互方式的變化,其後臺賬戶仍基於實體銀行卡賬戶。
目前,支付市場存在三方模式和四方模式。四方模式即卡組織、發卡機構、商戶和收單機構四類參與主體,目前中國銀聯、Visa、萬事達卡等均採用四方模式;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繞開卡組織進行網路支付,即採取三方模式。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四方模式有比較好的優勢。在這種模式下,合作各方利益都能受到保障,尤其是銀行更願意參與。此外,正因為仍舊基於銀行賬戶,不存在因資金沉澱在虛擬賬戶帶來金融風險,消費者資金安全更有保障。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則指出,卡組織的加入也會增大支付交易本身的成本,在商戶推廣上若不採取補貼策略,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困難。除了四方模式之外,中國銀聯方面還表示,其二維碼支付標準採用支付標記化(Token)技術,確保支付安全。董希淼認為,採用此技術的好處在於,可對賬戶敏感資訊進行保護,確保賬戶資訊在存儲、處理和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防止發生賬戶資訊洩露的風險。
拉攏中小支付機構入隊
需要關注的是,中國銀聯發佈的二維碼支付標准將聯合一些第三方支付機構共同推進。而在支付寶、微信支付“雙寡頭”的背景下,本是同根生的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機構是否會接受中國銀聯拋出的“橄欖枝”?
監管給出了第三方支付機構兩種選擇。易觀分析師王蓬博介紹,央行支付結算司曾經在2016年7月二維碼支付放開時出臺政策,在《關於二維碼支付監管原則及要求的告知函》中明確表示,支付機構基於支付賬戶開展條碼支付的,按照自行發展用戶、自行拓展受理商戶的封閉模式在限定場景內開展業務;支付機構基於中國銀聯卡快捷支付開展條碼支付業務的,通過接入中國銀聯進行處理或在支付清算協會組織籌建的統一清算平臺投入運作後,通過統一清算平臺轉接至中國銀聯進行處理。
此次二維碼支付標準的發佈,中國銀聯視其為“聯合成員機構推廣與應用二維碼支付的第一步”。事實上,中國銀聯佈局二維碼支付的意圖在半個多月前已見端倪。北京商報記者11月24日從中國銀聯相關負責人處獲悉,中國銀聯向各非金融支付機構下發《關於商請合作推進中國銀聯卡二維碼支付産品及相關標準規範的函》,正式邀請第三方支付機構共同參與研究和推進中國銀聯卡二維碼支付産品相關工作。中國銀聯當時的發函對象正是“非金支付機構”。
對於中小型支付機構會怎樣站隊的問題,在董希淼看來,中小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強大攻勢下,生存不易,因此會採用中國銀聯的二維碼支付標準。
二維碼市場格局生變
隨著中國銀聯的入局,二維碼支付市場格局將發生變化。董希淼表示,未來支付市場,目前支付寶、微信支付“雙寡頭”的格局會改變,銀行係的份額會擴大。
事實上,在二維碼支付推廣之初,曾一度被監管叫停,直至今年8月才獲得官方認可。薛洪言指出,二維碼支付被叫停後,銀行、中國銀聯等機構普遍放棄了掃碼支付方式,選擇了NFC支付的發展道路,然而第三方支付機構從未真正放棄過掃碼支付,反而依靠線下掃碼的便捷性實現了對線下支付場景的快速拓展。
今年8月,由央行主管的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明確指出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業務需要遵循的安全標準。該意見稿也被市場解讀為二維碼支付獲得監管認可的標誌。
而此前傾向於NFC支付和“雲閃付”的銀行、中國銀聯等機構,也愈發意識到二維碼支付的優勢所在。今年以來,多家銀行推出了相關支付産品,如工行的二維碼支付覆蓋支付全場景, 興業銀行 的“錢e付”支付産品將支付寶、微信支付、QQ錢包等市場上主流移動支付方式整合並提供給銀行及其合作商戶使用, 建設銀行 也推出支付品牌“龍支付”。
中國銀聯方面也表示,移動支付正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小微商戶與持卡人的支付需求也涵蓋多個層次。當前市場上,二維碼支付已逐漸普及,中國銀聯的發卡、收單成員機構、中國銀聯卡的用戶對於這一支付交互方式的推廣與應用都有一定的需求。
“對於支付機構來講,二維碼支付的市場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變。”王蓬博表示,隨著中國銀聯以及其成員機構為了擴大市場份額逐步推出相關業務,未來基於消費場景的市場爭奪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