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終於上了一次金融市場的“頭條”,風頭蓋過了美聯儲主席耶倫與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的同日演講。
週三,歐佩克宣佈在阿爾及爾召開的非正式會議上達成限産協議。消息引爆油市,國際油價大漲逾5%。然而,在市場沸騰之中,分析師們看出其背後的變數。因為,具體限産細節要到11月歐佩克正式會議上才能敲定,最終油價的命運還要看協議能否落地與如何執行。
經過6個小時的閉門磋商,歐佩克週三最終決定將石油日産量減至3250萬桶至3300萬桶,以平衡市場供求,這為2008年以來首次達成協定。
歐佩克輪值主席、卡達能源和工業大臣薩達在會後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歐佩克將成立一個技術委員會,以確定各成員國的産量配額,具體結果將在11月于維也納召開的正式會議上公佈。
消息公佈後,國際油價大幅上漲。週三,WTI 11月原油期價上漲5.33%,報47.05美元/桶;1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價上漲5.92%,報48.69美元/桶。能源股受油價上漲提振,漲幅超過4%,為8個月以來最大漲幅。當天道指、標普500、納指分別收漲0.61%、0.53%以及0.24%。
隨著油價的上漲,挪威克朗、加元和澳元等商品貨幣走強。當天,美元兌挪威克朗大跌近1%;美元兌加元下跌0.8%。
週四,亞太股市收盤上漲,日經225指數上漲1.4%,南韓首爾綜指上漲0.82%。歐股全線高開,泛歐斯托克600指數開盤上漲0.8%,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1.0%,法國CAC 40指數上漲1.4%,德國DAX指數上漲0.94%。
這次歐佩克非正式會議能夠達成協定鼓舞了人心,同時仍有很多疑慮。卓創資訊分析師李燁認為,本份協議僅僅是達成了一個共識,産量分配才是重中之重,限産之路依然存在較多變數。
李燁表示,從此前各方的表態來看,各産油國均有穩定原油市場的意願,但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將把産量限制在何種水準,以及各産油國之間如何分配配額的問題。其次,歐佩克曾多次聯手限産,但總有部分國家為了自身經濟利益而不遵守協議約定,導致再度發生惡性增産。再者,美國活躍鑽井數量持續增長,油價上漲必然會加速頁巖油産量回升,而美國顯然不會與歐佩克達成限産協議,這也是歐佩克凍産後期所要面臨的最大難題。如果市場一旦恢復理性,不排除油價將在近期出現明顯的回調。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仔細研讀聲明會發現,限産多長時間、各個産油國的上限如何控制、伊朗等國是否獲得豁免權等細節則完全沒有。也就是説,伊朗依舊沒有同意凍産,沙特也沒明確表態要立即減産,俄羅斯則沒有參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所謂限制産量至3250-3300萬桶/日的區間,意味著3300萬桶/日的上限也是可能的,而歐佩克最新的石油産出為3323.7萬桶/日,相當於只減産了20多萬桶/日、僅0.7%的幅度。即便是3250萬桶/日的上限,也無法扭轉供應過剩的現狀。”李彥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