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盈利轉型 投資成賺錢最大頭

2016-11-02 16:07: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杜敏敏 字號:T|T
摘要】剛剛披露完畢的上市銀行三季報顯示,凈利潤“微增”已經是大銀行的常態,而且,銀行業的營收普遍下滑。值得注意的是,銀行業正處在轉型的過程中,盈利渠道正在慢慢轉變。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一直以來,銀行業公佈的利潤數字都是讓其他行業羨慕的。不過,剛剛披露完畢的上市銀行三季報顯示,凈利潤“微增”已經是大銀行的常態,而且,銀行業的營收普遍下滑。

  監管鼓勵應收款項融資 緩解企業融資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業正處在轉型的過程中,盈利渠道正在慢慢轉變。數據顯示,部分銀行的應收款項類投資規模已經超過貸款,正成為銀行資産“賺錢”的重要來源。其中,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的應收款項類投資規模分別都超過1萬億元,佔各自總資産比例的四分之一以上。

  應收款項類投資項目一般包含證券定向資産管理計劃、資金信託計劃、金融機構理財産品、流動性弱的企業債券。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説,這是最近幾年,監管層為了緩解企業融資困難,力推和鼓勵的一種方式。

  魯政委:應收款項類投資實際上是最近幾年,為了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也是監管者力推和鼓勵的一種融資方式。最近幾年,一些企業的産品有前景,但是由於其他企業資金鏈緊張,需要延期付款。就鼓勵大家,探索將應收賬款資産證券化,或者作為融資的抵押品等方式,為企業融資。

  從息差轉成中間收入 銀行盈利轉型

  這種轉變,折射出銀行的經營模式正從“存款立行”向“資産驅動負債”轉變。魯政委説,這是金融市場化改革後,銀行息差收窄,銀行的盈利必然轉向。

  魯政委:最近幾年,的確看到銀行息差的收窄。一方面反映金融市場化改革推進,利差向正常水準回歸;另一方面,反映利率市場化走到現在的階段,繼續深化所面對的挑戰。就是資産的價格因為種種原因下降的非常快,與此同時,資金成本卻下降的非常慢,導致息差收窄的非常快。在這種情況下,銀行的盈利被動的轉向其他方面,才能避免盈利降得過快。就是從息差開始轉向中間收入。至於中間還有一部分從貸款轉向其他方面,這只是反映這麼多年來,社會融資多元化的變化。

  規模增長取決於宏觀審慎管理水準

  對於銀行來説, 應收款項類投投資可以讓客戶融資需求多樣化。因為,銀行可以通過資管計劃可以為客戶提供便捷的、成本相對能接受的融資産品。不僅如此,應收款項投資項目資産的綜合收益率,也高於所有對公資産的平均收益率。

  不過,“應收款項類投資”目前已被納入“廣義信貸”,這是不是會讓規模增長受到限制?魯政委認為,應該根據將來宏觀審慎管理體系的水準來決定。

  魯政委:所謂納入廣義信貸是指宏觀審慎的一部分,主要是作為宏觀上的監測,來觀察社會信用的擴張,不能過快,否則會誘發金融風險。但在穩增長的當下,也不能太慢。在被納入的口徑之下並不一定要被收緊,而是取決於將來MPA(宏觀審慎管理)的數量和指標會被確定到怎樣的水準,在整體的宏觀的大背景下,政策總體應該是穩健的。

  從存款立行到融資創新 轉變大有“錢”途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商業銀行依靠吃息差的盈利方式已經是窮途末路,躺著賺錢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返。不少銀行已經將經營理念逐漸從“存款立行”轉變成“資産立行”,將資産運用能力看成經營管理的核心。目前,部分商業銀行通過融資創新,以資産驅動負債,滿足客戶的融資需求。窮則變,變則通,通了才會大有“錢”途。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