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據網路
痼疾待消
對於外界的擔憂,昨日市醫管局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外界的議論以及不理解,我們是有心理準備的,所以此次批量出臺的措施,並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還會有配套方式,比如在取消現場放號後,各醫院會增加志願者、導醫的數量,幫助患者在醫院使用自助掛號機,另外,醫管部門會同公安部門在掛號環節逐步擴大第二代身份證讀卡機具使用,探索落實‘實名制’掛號,讓患者在預約掛號時同步完成掛號繳費,建立退號隨機投放機制”。
不過,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孫宏濤指出,每年,北京市內三級醫院外來就診患者達數千萬人次,外來就醫流動人口數量也很龐大,在這種優質醫療服務供需不匹配下,號販子就有了生存的空間,很難通過制度來完全堵死,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以及豐厚的利潤面前,就算抓再多號販子,仍有人前仆後繼,再週到的措施,也有漏洞可鑽。
另外,按照以往的慣例,打擊行動往往屬於一陣風式,號販子在長期的“鬥爭”中更是早就積累了“經驗”,摸準了“治理規律”,在嚴管時期,他們會收斂甚至選擇休息,但由於多項措施都是治標難治本,等同走過場,所以最多幾個月後,號販子又會捲土重來。
一位長期研究醫藥領域的專家也分析,打擊號販子其實不是衛生這一個部門能管理的問題,比如現在在掛號時,沒法和身份證完全掛鉤,這就需要和公安部門協調。再比如説,對於號販子和醫院內部醫生甚至保安相勾結的嚴打,也不是衛生部門能夠自己解決的。所以,規範掛號秩序,還要建立長效機制,從完善分級診療,充分利用社會辦醫、醫生集團等市場手段增加供給等方面破題。
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