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受訪者認為人人都可以發佈資訊,制謠傳謠成本低
為什麼新媒體上的謠言屢禁不止?調查中,61.3%的受訪者認為人人都可以發佈資訊,制謠傳謠成本低;59.5%的受訪者指出一些公共號、大V等出於牟利目的製造謠言;38.8%的受訪者感覺微信等新媒體傳播環境較封閉,辟謠難度大。
北師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周敏認為,微信與微網志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新媒體。微信相對來説是封閉或半封閉的,更像過去傳統社會裏坊間的社會關係,傳遞的消息類似于口口相傳。謠言因為有熟人的推薦和轉發,傳播次數會呈幾何級數地增長。
當下,借助誇張的標題和內容獲取大量粉絲、傳播量後,通過企業投放廣告費生財,是微信行銷目前的標準做法。周敏指出,微網志和微信上存在一些行銷公號,它們為博取關注而製造謠言的行為值得警惕。
調查中,47.8%的受訪者感到公眾對日常生活充滿懷疑和缺乏安全感。37.4%的受訪者直言網友缺乏分辨謠言的能力和常識。36.8%的受訪者指出網友對謠言危害認識不足,隨手傳謠。
有專家表示,謠言不斷被轉發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關係到人類基礎需要、威脅到人們基本安全的東西,往往最能引起共鳴,這類謠言如此熱傳恰恰正中“痛點”——人們認為自己所處的環境並不安全。二是這類謠言能激發人們的保護慾望。 製造恐慌是謠言傳播的常用手段,而謠言又恰好能激發人們保護重要親友的慾望。
“人的本性趨向於相信壞的事情。謠言傳播最嚴重的領域,往往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有值得討論的地方,而且不需要特殊的專業背景。”周敏指出,個人往往缺乏分辨資訊真假的能力,過於相信媒體中傳播的消息。而在越來越追求點擊率的情況下,媒體的新聞專業素質正在受到威脅,一味追求及時發佈,就會忽視新聞的真實性。
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權威部門失聲更導致謠言廣泛蔓延。調查中,57.4%的受訪者指出權威部門不能及時發佈準確資訊,45.4%的受訪者直言權威部門公信力弱,38.1%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對謠言的監管打擊力度不夠。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指出,事件本身越重要,資訊公開得越不充分,謠言越可能得到充分傳播。只要官民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不消除,老百姓對謠言的熱衷程度就難以降低。
若謠言造成嚴重後果,誰該為此承擔責任?調查中,排在首位的是“製造謠言的個人或機構”(74.7%),其次是“未盡到把關責任的新媒體平臺”(64.6%),之後才是“相關監管部門”(56.0%)和“傳播謠言的網友”(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