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莊地處山區,村民們喜歡養羊,善於養羊。趙坤和村委決定,用15萬元買羊分發給貧困戶,用“發羊還羔”模式滾動發展,陸續脫貧。村委第一批買了90隻羊,計劃分給20戶最窮的村民。在整個發羊過程中,村委做得非常公正,他們先開會,由村幹部推薦,再入戶調研,張貼公示;然後召開村民會議,再入戶走訪,再公示;最後,把羊分發給23戶最窮的。在養殖過程中,村裏全程提供養殖、防疫等技術指導,貧困戶將繁殖的小羊按一定比例返還給村裏,供下一批貧困戶養殖,形成迴圈發展。如今這些羊已經給貧困戶帶來了實際經濟效益,飼養比較好的貧困戶已經實現年增收1000多元,少的也有400多元。
養羊這件事兒,讓羅家莊幹部群眾看到了更多希望。許多村民對他們的趙書記豎起了大拇指,“這個書記還真能,有點子”!村裏人越來越喜歡這位帶著眼鏡的“書生書記”。
趙坤喜歡跟村民拉呱,村民也喜歡聽他拉呱,這位“書生書記”既能聊大道理,也能嘮農家嗑。“村裏的大事小情、百姓的疾苦,在拉呱聊家常中就掌握了。”趙坤説。“第一書記”在老百姓心中漸漸豐富、立體起來的同時,村民們也看到了這位全天候村官點點滴滴的變化:這位“書生書記”倏的一下就變成了地道的“莊稼漢”,不穿皮鞋穿膠鞋,扔了普通話張嘴就來老土語,不坐辦公室卻經常蹲在田間地頭。吃飯作息也越來越像個老農——一天只吃兩頓飯,早晨六點起晚上九點睡……這位“第一書記”真的成了百姓口中的“老趙”。
“等村民住上樓房我再走”
路通了,但農民仍然住在破舊的石頭房子裏,地勢低窪,頭上還頂著一個水庫,交通不便,地勢危險。趙坤開始琢磨如何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這時他想到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
2012年12月,村裏申請到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資金,通過土地置換新增耕地366畝,除了建設用地,一共得到資金4460萬元,可全部用於搬遷和新建社區。此外,“鄉村連片治理”政策又帶來了165萬元的資金,兩項政策結合讓整個搬遷有了充足的資金保證,整個村子搬遷改造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展開,羅家莊開始了邁向“安山小鎮”的蛻變之路。
2013年5月,拆遷工作全部完成。正在這時,趙坤一年任期已經到了,他主動請纓,繼續留在羅家莊,“等村民住上樓房我再走”。同年6月,安山小鎮22棟連排別墅、3棟多層樓房和2棟老年公寓建設全面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