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村民在新村裏合影
讓每個村民都成為“體面”的村民
2013年中央農村會議提出:“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體面”一詞讓趙坤眼前一亮、心頭一熱。因為,中央會議如此深入地研究部署解決農民的“體面”問題,映照出佔中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幸福指數的升級。
體面,從來都是實打實的。有了美麗的家園,更要有紅火的産業、越來越鼓的腰包和各項權益的切實保障,對農民來説,這樣的“體面”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在趙坤的“治村方略”中,他一張藍圖繪到底,羅家莊村在完成整體搬遷、土地流轉之後,迎來了“三步走”計劃的關鍵一步——招商引資興辦加工業。這一步,事關村集體的“造血”功能建設。
和許多農村一樣,貧富分化正困擾著羅家莊。“窮的是真窮,一家人一年也難得見幾回一百元的票子;富的也真富,生意做大的身價有幾百萬。”羅家莊村支書張宜利説,“可面對貧富分化,村幹部始終沒有想出讓富戶帶動窮戶致富的辦法。”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如何能讓羅家莊的男女老少過上體面的生活,如何能讓富裕戶帶動貧困戶一同奔小康,趙坤和村委商議著為村裏建立一個農産品加工園區,並冠以安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在羅家莊村邊“裸岩四荒”地上,村裏平整土地後,這裡將作為羅家莊村級農産品加工園區,首期佔地50畝,培植6家村級産業企業,都是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的農産品加工、養殖、林業等産業項目。村裏計劃從中優選2至4個項目進行重點扶持,一個項目扶持資金10萬元,提供土地2到10畝,作為回報,每個項目每年為村集體提供1萬到2萬元收入,作為村集體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