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成本2.4元的藥限價2元,上哪進貨
記者採訪了解到,從1998年開始,國家發改委陸續發佈數十次各類藥品“降價令”,統一定價藥品實行最高限價銷售。然而,由於制藥成本上升、藥企利潤到達臨界點,多種常用藥面臨消亡危險。
“我們業內有個詞叫做‘限價死’,就是一種藥在限制了最高零售價的時候,會由於不足成本價格而無法生産。”青島豐碩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洪義表示,取消藥品的最高限價,可以有效保護低價藥。在他的印象中,經歷過“限價死”的藥品有很多,包括治療心腦血管病的蘆丁片。“曲克蘆丁在剛開始是賣1塊來錢,第一次限價是2元,但是當時的成本已經是2.4元了。藥店和醫院去進貨都進不來。而在這次山東增補的藥品名錄中,出現了蘆丁片的名字。藥企不受制約按照成本放心生産,能讓傳統好藥回歸市場。”
然而百姓卻不這麼想。“現在藥價太貴了,再把原先的低價藥放開最高限價,企業可以隨意漲價,這錢還得百姓掏。”市民劉先生説。記者採訪醫院卻得知,進不到廉價藥,患者無藥可用或只能選擇高價藥。青島國風藥業市場總監呂英剛説,在國家增補中,國風的利膽片、銀翹解毒顆粒以及利膽排石片這三種藥物都出現在了名單中,企業可自主定價,這讓原先消失的三種藥又回到了市場;現在和醫院網上公開議價,各種資訊一目了然,採購方可以直觀比較藥品性價比。“現在銀翹解毒顆粒賣9元多,看著比以前貴了,但是在治療替代方案中,性價比要高於20多元的一種口服液。因此從整個醫保支付的大盤子來看,還是給老百姓省錢了,否則也不會被醫保認可。”呂英剛説,由市場來選擇,資訊公開化也能加大企業競爭,低價藥可將高價藥逐步“趕出去”。此外,價格主管部門也要加強監管和引導,防止經營者濫用自主定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