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批七八個月,現在不到50天
政府的權力“家底”亮了出來,但政府權力怎麼用,也“不能亂來”,為此,我省編制權力運作流程圖。
“以前要開建一個項目,需要先跑環保、國土、規劃部門搞立項,再到發改、水利、消防、人防等十幾個部門蓋章,縣區審批不了的,還要跑到市裏,前前後後要跑三十多個部門。”高青縣企業經營者于啟亮畫了一張審批路線圖。
針對這一問題,山東首創的“視頻聯審”機制正在淄博推進實施。新的審批平臺將當地市、縣兩級發改、環保、消防等多個審批部門的代表集中,通過視頻與企業代表面對面交流,審批時間不到原來三分之一。
像類似的“權力清單運作平臺”全省各地已經有了不少探索,目的就是要固化行政權力行使程式,縮短辦理時限,減少自由裁量權。
于啟亮説,通過視頻會議進行核審,以前一個項目下來要七八個月,現在用了不到50天。
“改革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就是重新厘定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政府的角色是監管和服務,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要求,政府的改革方向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治理能力。”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福一表示。
從“管得少”走向“管得好”
無棣縣十里香芝麻製品有限公司最初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香油作坊。去年,我省推進工商註冊改革,放寬註冊資本限制,這個小作坊不僅註冊了公司,還取得QS認證,産品打入河北、天津等地。
兩年來,為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作為國家工商登記改革的落地政策,山東先後發佈了一系列政策,有針對性地從企業註冊冠名、住所、資本等方面做了最大限度放寬,同時加強對市場監管領域的執法力度,讓企業“寬進嚴出”。
“原來只能掙一點兒加工費,如今承接的都是大訂單,企業已擁有300多家一級代理商。”公司總經理任長博介紹,“註冊成立公司後,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最關鍵的是法律沒有禁止的,我們都可以大膽地去幹、去創新。”
據統計,隨著山東簡政放權多個政策的持續推進實施,山東市場活力明顯提升。今年1至7月,全省新登記私營企業14.56萬戶,同比增長105.34%,註冊資本5163.99億元,同比增長116.11%。産業結構也進一步優化,上半年,第三産業新登記註冊企業佔到全省所有新登記註冊企業的76.9%。
簡政放權新政給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推動是巨大的,然而,市場主體活躍後如何長遠發展,這更需要長久的制度化的措施。
在推行行政權力清單制度上,山東設定了“四步走”,清權、減權、優權之後,尚需制權的保障。年初,郭樹清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説,“要努力在解決‘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方面取得突破”,認真解決“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還是難辦”的問題。“制權”就是要健全完善制度機制,對權力運作實施全程監督、實時監控,把行政不作為和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等行為一併納入問責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