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與腐利這樣清晰的界定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出來,但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單位選擇了一概而論,“潑臟水又潑掉了孩子”呢?恐怕其中原因有二。一是現在反腐倡廉之風勁吹,很多人怕被扣上腐敗的帽子。萬一中秋發了福利卻被上綱上線,抓了典型,豈不是費力不討好?於是索性就什麼也不做。但是鄭板橋就説過,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當官的為了不“踩雷”想“無為而治”,殊不知在當今這個社會“無為”已是錯為了;二是有人明明分得清卻故意為之。上級要求廉潔過節,就把群眾的福利抹去,自己得不到好處,大家也別想有福利,追求自己的心理平衡。甚至有些人居心叵測,妄圖通過傷害群眾的利益引發大家的不滿情緒,從而引發百姓對反腐的負面情緒,使反腐工作受阻,甚至停滯。這樣的人表面上是響應反腐號召,實則是為了個人利益。人民日報近日就發表評論指出,“有人借反腐之名拿掉正常職工福利,絕非中央反腐倡廉本意”。
一説反腐就杜絕一切福利,這是一種“極左”思想的體現。這樣的“極左”思想似乎在我國有適合生長的土壤。從以前的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五七公社,到現在有的城市大搞開發區,一味追求GDP等都是“極左”思想作祟。鄧小平就講過,在我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這是中國歷史的經驗的總結,很是精闢。避免“極左”思想橫行,需要從根本上進行約束。如果我們可以將各個單位的福利制度細化、完善、公開,改變現在模糊不清的現狀,作到公開透明,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這樣既可以保障員工的正常福利,又可以約束不正之風的滋長,讓大家度過一個個風朗氣清又充滿關愛和人情味的佳節。
初審編輯:馮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