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山東段遺産點
在此次大運河申遺中,大運河山東段被納入首批申遺範圍的遺産點共15處,包括臨清運河鈔關、陽谷古閘群(荊門上閘、荊門下閘、阿城上閘、阿城下閘)、戴村壩、邢通鬥門、徐建口鬥門、十里閘、柳林閘、寺前鋪閘、南旺樞紐、南旺分水龍王廟遺址、運河磚砌河堤和利建閘。
十里閘
柳林閘
寺前鋪閘
十里閘與柳林閘建於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分別位於汶上縣南旺分水口南北5里處。兩閘協同工作,按照南北兩側的水利條件實施相應的開閉操作,確保供水實現定向定量控制。寺前鋪閘位於柳林閘以南的河道上,是清代建立的輔助閘門。3座閘的形制相同,由雁翅、閘基、閘板等構成,均為石砌。現均為閘改橋,閘基等石制部分均保存完好,木質閘門閘頂板已不存。
邢通鬥門
徐建口鬥門
邢通鬥門是運河與南旺西湖的重要減水閘,徐建口鬥門是連接小汶河和馬踏湖的通道,均建於明朝,現已失去原有功能。為削減河道流量,明代中期利用運河兩岸的洼地,在南旺分水口附近建立多個湖泊,並建設鬥門與運河連通,以調節運河水量,陸續形成了蜀山湖、馬踏湖、南旺湖等“水櫃”,對運河供水進行季節性調節。二斗門結構相同,由閘體、閘基、閘板、雁翅等組成,均為石砌,現僅存閘基和部分閘體,木質閘板已不存。
運河磚砌河堤
汶上運河磚砌河堤建造于明代弘治年間,是南旺樞紐附屬堤岸設施之一。考古發掘出的部分河堤長約400余米,寬7米,用青磚和條石構築。上鋪一層條石,中間砌九層青磚,平砌錯縫,下築七層條石為基。在本段河堤的東端清理出一處石臺階登岸口,用十一層條石錯縫平砌。此段運河點遺址的發掘,對了解明代運河河堤結構、形質、材料等有重要意義。
南旺龍王廟遺址
為紀念明代著名水利專家、工部尚書宋禮和著名農民水利專家白英等創修南旺樞紐工程,在南旺汶、運交匯處建造了分水龍王廟。分水龍王廟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由東、中、西並列的三組建築組成,地面尚存關帝廟、禹王殿、觀音閣等磚木建築,其他建築為遺址狀態。該建築群以院落內的甬道為中軸線對稱分佈,自北向南依次為牌坊、山門、戲樓、鐘樓、鼓樓、龍王大殿和關帝廟。
利建閘
位於微山縣南陽鎮建閘村,是南陽新河建成的9座節制閘之一,始建於西元16世紀(明嘉靖年間),西元18世紀時(清乾隆年間)重修,是明清兩代會通河上重要的節制閘。20世紀初,利建閘隨會通河微山段的停運而逐漸廢棄。現船閘保留有石質閘座,閘座保存基本完整,呈八字形,條石砌成,條石長短不一,厚度多在50釐米左右。南側雁翅、西側閘座保存較好。
阿城上閘
陽谷縣誌記載,1411年(明永樂九年),明政府命工部尚書宋禮開復會通河。宋禮採納汶上白英建議,在縣境內河道上共建閘門六座,即荊門、阿城、七級上下閘。阿城上閘位於阿城鎮西街齊南公路南100米運河之上,是陽谷縣境內六座閘之一。該閘現存閘函長8米,寬7米,雁翅長10米,青石壘砌而成,閘板、閘面早已無存。
阿城下閘
阿城下閘始建於1411年(明永樂九年),閘函長10米,寬7米,雁翅長30米,閘槽寬15釐米,處於古運河與新開運河的交匯處,因地制閘,定時起閉,節制水流,是陽谷縣境內六座閘之一。由於河道廢棄,部分函洞兩旁石頭被村民拉走。雁翅部分損壞,閘板早已無存,閘面是後人用木料搭建,現在已經重新規劃建設。
臨清運河鈔關
臨清運河鈔關(收取關稅之所)在山東鰲頭磯南300米處大運河西岸。始建於1429年(明宣德四年),延存至今已有580餘年的歷史。現存有鈔關儀門,南、北穿廳,公堂、巡攔房、船料房、官屬舍房等80余間古建築,院記憶體有明代和清代碑刻。在運河漕運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一處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並且是全國唯一的一處鈔關舊址。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