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大腸黏膜上皮起源的惡性腫瘤,根據腫瘤發生的部位,分為直腸癌和結腸癌。目前,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已躍居惡性腫瘤的第二位,死亡率居第四位。那麼,什麼原因會導致大腸癌,大腸癌有哪些早期症狀,又該如何預防和規範治療呢?
9月20日,由中國抗癌協會發起,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整合護理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胃腸外科(中心)承辦的“2024CCHIO腫瘤防治全域科普行動”義診活動在醫院門診大廳舉行,旨在提升公眾對大腸癌防治的認知水準,普及癌症預防、早篩、治療及康復管理等知識,增強全民健康意識,促進健康中國建設。
活動現場,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護理部和胃腸外科(中心)的醫護人員,為公眾進行了生動而實用的科普問答和義診服務。患者家屬李阿姨得知有義診,早早趕來參加這個活動。她説,自己的老伴身患大腸癌,術後一直在胃腸外科復診,今天特意來諮詢術後康復的一些問題。“醫護人員耐心細緻地解答讓我受益匪淺,準備約一個腸鏡檢查,心裏踏實,我的飲食習慣確實也得改改了。”市民李先生説到。針對患者及市民提出的疑問和關心的問題,醫護人員一一為大家提供了專業的建議。
腸道指的是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每天不停地消化、吸收食物,為身體提供足夠的養分來運作,可以説是身體“營養生産中心”。但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人們的腸道健康每天都面臨著挑戰,結直腸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胃腸外科主任李明介紹,《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明確指出結直腸腫瘤的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飲食、環境、遺傳、精神等因素相關,如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再加上運動量減少,導致胃腸蠕動變慢、便秘,含致癌物質的毒素不能及時排出,誘發癌變。
那麼,哪些人群比較容易不幸“中彩”呢?“臨床發現,大腸癌高發于有家族遺傳史,或有家族性息肉病、炎症性腸病等40歲以上人群”,李明主任建議,“這些人群需要定期進行如糞便潛血、大腸指檢和結腸鏡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大腸癌前病變並及時治療。”大腸癌起病隱匿,大部分患者早期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專家提示:1.需要警惕的症狀:大便帶血、大便習慣改變、腹痛、腹脹、腹部包塊、體重下降、貧血。2.大腸癌易誤診為痔瘡,應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3.合理平衡膳食、規律排便、保持愉快的心情對預防非常重要。(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