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到7月7日,四川傳媒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組織青年學生開展暑假“三下鄉”實踐活動。活動以“走基層、入鄉村、傳文化、助振興”為核心,調動影視專業學生所長,用文化傳播的軟實力助力鄉村振興。“民族之韻·漢彝之樂”鄉村振興促進團積極響應學院號召,在老師們的帶領下,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以“漢彝文化交融”為主題開展了調研和志願活動。
團隊抵達小學門前,對放學後的學生進行了系統性的隨機調研。學生們均展現出了高度的配合態度,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在校園內上課時,學生們普遍使用普通話進行交流。然而,在課後及日常生活中,他們更多地傾向於使用彝語。基於這一發現,我們擴大了我們的調研範圍,將目標群體轉向了當地的社會人員。
團隊成員們在彝欣社區對放學的小學生們進行調查。徐一凡供圖
隨後,我們深入進行了細緻的走訪調研,調研對象包括路口執勤的交警、快遞站的管理人員以及社區的公職人員等。通過此次調研,我們觀察到,由於工作性質的不同,他們在語言使用上也呈現出顯著的差異。其中,部分人員更傾向於使用彝語,而另一部分則更多地採用普通話進行溝通。這一現象表明,在當地社會中,普通話和彝語各自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該地區的語言文化格局。
團隊成員們在喜德縣銀行內對銀行員工進行問卷調查。徐一凡供圖
為了深入探究彝族語言文字的特性及其與漢字之間的字形字音對比,我們團隊特地前往喜德縣母語廣場上的彝族語言文字展覽館進行實地調研。在展覽館內,我們系統地展開了對彝語分支的挖掘工作,並詳細閱讀了彝語的發展歷程,以及全面而準確地理解彝族語言文字的豐富內涵。
團隊成員們在彝族語言文字展覽館體驗互動。徐一凡供圖
同時,宣傳組也精心策劃並邀請到了學校中的孩子們參加了一場關於“普通話推廣”的手抄報繪製活動。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繪製出了各式各樣的手抄報。這些手抄報不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而且涵蓋了普通話的各個方面,如普通話的歷史、普通話的正確發音方法等。這次推廣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孩子們對“普通話”的認知和學習興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力。同時,通過孩子們的手抄報,我們也能夠向更多的人宣傳普通話,讓更多的人了解普通話的重要性和推廣普通話的意義。總的來説,這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也為我們的普通話推廣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喜德縣的小朋友們在新星幼兒園內參加普通話手抄報繪畫活動。趙奕淳供圖
團隊成員們通過組織手抄報繪畫活動希望能幫助到當地的小朋友們在快樂創造的過程中認識到學習普通話的重要性,並增強他們對彝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這是一場民族文化與語言教育融合的美育教育。成員們也希望能夠同普通話手抄報繪畫的形式對彝族文化進行推廣和傳播。
次日,我團隊按計劃前往喜德縣冕山鎮的幼兒園,並在此成功舉辦了一系列旨在推廣普通話的活動。我們堅信,學習普通話不僅是兒童語言啟蒙的重要步驟,更是連接多元文化的堅實橋梁。在活動期間,我們精心設置了古詩朗誦、散文閱讀和繞密碼比賽等項目,內容豐富多樣,旨在激發孩子們對普通話的熱愛和學習興趣。儘管繞密碼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説存在一定難度,但他們展現出了極高的決心和毅力,緊皺眉頭,反覆嘗試,努力克服困難,這種精神令人深感動容。
團隊成員們在彝欣社區帶領小朋友們學習口播操。金泰供圖
下午,團隊成員們也在幼兒園內組織了一場普通話有獎知識競賽活動,在活動的現場,孩子們的笑臉也自信的映照出了他們對普通話學習的成果展示的光芒。
學習普通話,不僅是對語言的啟蒙,更是兩種文化相連接的橋梁。
小小的蓋章挑戰,讓孩子們勇敢朗讀。每一枚印章都是對小小勇士們的認可。活動不僅激發了小朋友們學習的熱情,更讓普通話成為連接心靈的橋梁。讓我們攜手,用普通話這個共同的語言,促進民族之間的交流,共同創造和諧美好的明天!
最後,團隊在彝欣社區開展了一次歌曲學習的活動,邀請到了十余個孩子,與他們一起合唱《中國話》,這首歌在古典的文化中融入新元素,歌詞中還包含了一部分繞密碼,正如歌詞“全世界都在説中國話”所説,中國話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國際。跳動的旋律也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普通話推廣活動也在團隊成員和孩子們的合唱中落下了帷幕。
團隊成員在彝欣社區教授小朋友們歌曲《中國話》繞密碼片段。金泰供圖
普通話作為溝通的橋梁,將我們齊聚在喜德縣,共同領略民族文化的韻味,並攜手譜寫漢彝交融的樂章。此次活動不僅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少數民族的文化,同時也促進了漢文化的傳播與弘揚,其意義深遠而重大。儘管此次活動的時間有限,但我們對推廣普通話的決心與信心堅定不移,將持續致力於普通話的推廣事業,為推動語言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貢獻力量。(文 金泰 李欣希 張綺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