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發衛星加速定位技術再突破 | 以數據驅動網際網路巨頭創新發展的幕後英雄 | 彭博社:瑞幸咖啡起死回生並擊敗星巴克 | 海外商家借歐洲盃加碼暑期優惠 聯合支付寶推全球暢行卡 | 行業龍頭掀起“降價”潮 一口價品質服務引追捧 | 從“新”到“心”,星河智善生活打造姑蘇幸福生活季 | 校企共建湖南省微納光學工程技術中心:産學研一體,加速創新發展 | 南韓能源公司組團三“刷”中廣歐特斯,達成戰略合作共拓海外市場 | 萬緯物流參加2024物流標準化國際大會 接待嘉賓考察青島前灣港冷鏈園區 | 施耐德電氣亮相SNEC展,奏響創新三重奏,構築儲能安全新基石 |
 
當前位置: 百科>科學百科>

太空旅行對普通人身體有啥影響

發佈時間:2024-06-13 16:58:53  |  來源:中國科技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科學頻道

在太空生活對人體有什麼影響?沒有像宇航員那樣長期接受專門訓練,普通人進入太空後身體會有不同反應嗎?隨著商業航空載人任務成為現實,尋求上述問題的答案變得愈發重要。

來自全球100多個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大量數據後發現,普通人進入太空後,身體發生的部分變化與長期生活在空間站的宇航員相似,大部分會在返回地球3個月內恢復正常。相關的數十篇研究報告11日刊載于包括英國《自然》雜誌在內的多家雜誌。

95%健康指標回歸正常

研究人員主要分析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商業航空載人項目“靈感4號”4名參與者的身體數據。這4名參與者2021年9月搭乘“龍”飛船在地球軌道停留3天,成為首個“全平民”太空旅行團。

這4人在任務展開前、任務中和任務結束後接受體檢,提供了血液、唾液等樣本。他們還接受了皮膚活檢,身上因此留下“太空傷痕”。

研究人員分析這4人的體檢數據,並與64名宇航員的數據進行對比。調查發現,進入太空後,人體會出現各種宏觀和微觀的變化,涉及血液、心臟、皮膚、腎臟以及蛋白質、基因、線粒體、端粒、細胞因子等健康指標。不過,回到地球3個月內,95%的健康指標都會回歸正常。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美國康奈爾大學韋爾醫學院生理學和生物物理學教授克裏斯·梅森在新聞發佈會上説,研究分析得出的“關鍵資訊”是:太空飛行後人們大都能很快恢復正常。他希望研究結果有助於開發新藥物和新措施,以保護太空旅行者的身體健康。

研究顯示,“靈感4號”任務4名參與者的端粒在進入太空後明顯增長,但在返回地球幾個月內又縮短到原來長度。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先前研究顯示,隨著人們衰老,端粒會變短。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蘇珊·貝利説,這項發現或為“地球人”對抗衰老的研究提供啟發。

太空旅行時間越長,傷害越大

研究人員認為,判斷太空環境對人類身體有何影響,關鍵要考慮人在太空停留時間的長短。

研究報告另一主要作者、美國藍色大理石空間科學研究所生物資訊學家阿夫欣·貝赫什提説:“在太空停留越長,觀察到的健康風險增長越顯著。”

研究發現,將老鼠暴露于相當於2年半太空旅行的輻射劑量,會導致老鼠永久性腎臟損傷。“如果沒有可行方法保護腎臟……即使宇航員能夠到達火星,返程路上也得做透析。”研究報告作者之一、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基思·蕭在一份聲明中説。

數十年來,研究人員對宇航員的身體情況進行研究,注意到太空旅行會對人體産生一系列影響,包括骨密度流失和心臟、視力、腎臟等方面的問題。

據法新社報道,目前僅有不到700人到過太空,這意味著相關研究的樣本有限。各國宇航員的各項數據並非完全公開,令相關研究難以深入展開。“靈感4號”任務4名參與者的相關數據據稱完全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