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8日,中疾控發佈最新《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報告顯示,2023年8月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新增重症病例532例,死亡病例43例(均為基礎疾病合併新冠病毒感染)。
全國新冠病毒感染新增重症和死亡病例報告情況
圖片來源:中疾控
報送的9608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組有效序列,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涵蓋106個進化分支,主要流行株為XBB系列變異株,佔比前三位的分別為XBB.1.9及其亞分支、XBB.1.22及其亞分支、XBB.1.16及其亞分支。
此前就有研究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XBB.1.16具有深度免疫逃逸能力,對多種抗SARS-CoV-2抗體具有強抗性,也就是説之前的抗體對其可能無效。亦基於此,這種變異株感染人體後的增殖速度可能更快。病毒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增殖就會導致感染者體內病毒載量高,引起各種症狀,甚至導致肺炎或重症。
截圖自網路
專家建議,為了降低肺炎或重症風險,感染新冠病毒後應儘早服用抗病毒藥物,尤其是高風險人群(老人、基礎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中提到的抗病毒治療用藥有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阿茲夫定片、莫諾拉韋膠囊等,第一種藥物屬3CL蛋白酶抑製劑,後兩者屬RdRp抑製劑。
3CL蛋白酶與RdRp都是新冠藥研發的主流靶點,但是3CL蛋白酶對冠狀病毒高度“保守”,效果穩定,具有廣譜的抗新冠病毒作用,且不會對人體基因組造成影響,因此相對RdRp來説更優。
3CL蛋白酶抑製劑又分為聯合給藥和單藥給藥,《方案》中提到的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就需要聯合給藥,其中的利托那韋可是關鍵。
奈瑪特韋為主要的抗病毒成分,但是進入體內後代謝速度快,血藥濃度也會顯著下降,影響抗病毒效果,因此需要聯合增效劑利托那韋,延緩解離速度,維持治療所需要的血藥濃度,保證抗病毒效果。但利托那韋是CYP3A強抑製劑,與經CYP3A酶代謝的藥物同用時可能會增加該藥物的血藥濃度,從而升高毒副作用發生風險。
另外,奈瑪特韋和利托那韋是CYP3A4底物,如果與CYP3A4誘導劑聯用,就會加速兩者的代謝,降低其血藥濃度,導致療效降低或耐藥。換句話説,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臨床應用限制較多。
記者走訪醫院門診時了解到,在發熱門診就診的患者基本處於十分難受的狀態,沒有精力自行查詢藥物的相互作用,且急症或高危人群大多為老年患者,這部分人也無法清楚記住自己的病史或者所用藥的藥名,對於正在用的藥物能不能和利托那韋聯用沒有清楚的認知。
同時醫生也是處於兩難的境地。隨著病例數激增,每日接診患者數成倍增長,若需要在接診時,逐一進行藥物相互作用情況查詢是不實際的,可見,單藥的應用非常必要。
而在2023年3月獲藥監局附條件上市的新冠單藥樂睿靈(來瑞特韋片)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樂睿靈的有效成分來瑞特韋經過結構優化後,在病毒表面的滯留時間有明顯延長,可達104分鐘,因而與病毒有更好的相互作用,抗病毒效能更強。與奈瑪特韋相比,來瑞特韋P1'-P2-P3三個基團進行優化,延緩了其在蛋白酶抑製劑複合物中的解離速度,半衰期也有明顯延長,且達峰時間更快。當不再需要利托那韋后,藥物相互作用風險也會大大降低,更適用於有長期用藥基礎的感染者。
另外,樂睿靈對包括野生株、奧密克戎等各種新冠病毒變異株均有顯著的抑製作用,抗病毒活性與奈瑪特韋相當。總的來説,樂睿靈是更具潛力的抗新冠病毒感染藥物。
中疾控于2023年9月4日發佈的一則資訊顯示,新冠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BA.1、BA.2和BA.5是主要的流行變異株,並且在全球範圍內造成廣泛感染。可見XBB作為BA.2的亞係,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看。所以平時還是要注意做好防護,備好抗病毒藥物。
參考資料:
[1]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2023年8月)
https://www.chinacdc.cn/jkzt/crb/zl/szkb_11803/jszl_13141/202309/t20230906_269361.html
[2]Vi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XBB.1.16 variant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3)00278-5/fulltext#main-menu
[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
EbioMedicine |香港大學朱軒團隊揭秘新冠變異毒株Omicron BA.1、BA.2和BA.5的傳播適應性和致病性
https://www.chinacdc.cn/gwxx/202309/t20230904_269324.html
[5]陳洋洋,陳偉.抗新型冠狀病毒新藥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的藥理作用機制和臨床研究分析[J].江蘇大學學報(醫學版),2022,32(6):537-54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