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3日訊下肢開放性骨折伴隨骨丟失,具有巨大的重建困難。離體20天、長達10余釐米的缺損骨頭如何重新回植患者體內並恢復功能?在山東威海,全球首例長時間離體大段骨回植保踝手術獲得成功。
8月3日,威海臨港區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全球首例長時間離體大段骨回植保踝手術的相關情況。
2022年4月,威海市立醫院創傷中心接到一位急診患者。患者從20多米的高處墜落,導致右小腿嚴重損傷,脛骨遠端10余釐米的骨頭缺損,病情十分危急。威海市立醫院創傷中心團隊立即開通綠色通道,開展緊急清創縫合手術,患者生命體徵逐漸穩定。同時,患者家屬也在尋找丟失的骨段,當找回骨段的時候,它已經離開患者身體並暴露在自然環境中長達8小時,這段骨頭缺血、污染已經非常嚴重。
截至目前,關於離體骨的消毒、再植時機和骨段穩定尚缺乏全球統一的指南,保留離體部分關節功能更是難上加難。“不回植,患者很可能終身殘疾。回植,要面對難以避免的嚴重感染、組織壞死、骨塊不存活等一系列難題。為了患者的未來,我們團隊最終決定採取分期手術的方式,對離體骨進行清創,深低溫保存,等待患者身體恢復到一定狀態再進行離體骨回植。”威海市立醫院骨科學術帶頭人、主任醫師彭磊告訴記者。
2022年5月,患者的身體基本恢復到理想狀態,威海市立醫院創傷中心團隊為患者實施了右脛腓骨開放性骨折清創+克氏針螺釘內固定+骨水泥填充+離體骨活化術+下脛腓聯合固定術,將離體長達20天的脛骨遠端關節骨段成功回植到患者體內。為全力控制術後出現的感染,創傷中心團隊迅速啟動預案,採取置管引流、局部清創、皮瓣移植等方式,將感染得到控制,創面成功癒合。影像學檢查結果提示回植骨段已活化並與自體骨達到骨性癒合狀態。目前,經過15個月的治療,患者已經可以借助助力器下地行走,接下來將按照康復團隊制定的個性化方案逐步康復。
隨著威海市立醫院臨港院區於今年5月7日順利啟用,威海市立醫院臨港院區創傷中心實體化取得進一步實效,更多嚴重創傷患者得到成功救治。全市優勢醫療資源佈局得到進一步優化,臨港區的群眾不出區就能享受到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技術服務。
威海市立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煥虎表示:“我們將威海市立醫院臨港院區與和平路院區同質化管理,共用資訊、醫療、專家資源,未來還將以臨港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地區,打造新的醫療中心,爭取能夠覆蓋更多群體,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診療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