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上海7月6日電 (記者 劉艷)6日,2023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拉開帷幕,如何提供更易用、更便捷的算力資源,成為各方關注焦點。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人工智慧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指出,我國已經發佈了79個10億級以上參數規模的大模型。
大模型蓬勃興起,推動人工智慧在各領域加速釋放潛力,算力成為這一波産業浪潮的最核心因素。如燧原科技董事長趙立東所言,算力基礎設施已成為智慧時代最重要的標誌之一。
從手指到算籌,從算盤到電腦,每次計算工具的升級都帶來了算力水準的爆發性提升。清華大學積體電路學院教授尹首一指出:“可以預見,算力將擺脫最初的計算工具屬性,賦能整個社會向數字化、智慧化轉變,成為推動産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其價值已超脫于計算本身。”
“受摩爾定律放緩影響,算力性能提升迫近極限。如何提供大規模、高能效的基礎算力,已成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尹首一強調,“解決這一難題需要新原理、新材料、新器件的底層革新,需要對傳統計算範式和計算架構的顛覆式創新,需要産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需要跨學科、跨領域、跨國別的聯合攻關。”
“算力建設是支援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支撐力量。”在之江實驗室科研發展部部長陳光看來,數據、演算法、算力三大要素中,相較國際一流水準,我國算力建設還存在著一定差距,也正因此,算力將是我國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的重要發力點和未來新增長點。
燧原科技為大規模人工智慧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量身定制的AI算力集群産品——雲燧智算機,獲得了2023世界人工智慧大會“SAIL之星”獎。
談及於此,趙立東表示,這讓我們看到,通用人工智慧時代,對人工智慧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做到高性能、高頻寬、高存儲、高通用性、高效分佈式計算、高效集群互聯,才能滿足大模型的算力需求。
在國家政策與産業發展的雙重驅動下,預計2023年人工智慧算力市場增速將超過50%,相關算力企業迎來重要發展機會。燧原科技創始人、首席運營官張亞林説:“當前,大模型應用正處於從0到1的階段,算力普惠既是巨大挑戰,也是巨大機遇,如何讓更多的人可以便捷獲得算力,讓更多的人可以負擔算力成本?需要在創新架構和開源生態的環境中,充分促進市場化競爭,搭建良好的産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