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由蔡司聯合權威眼科專家編撰的《2023中國老花眼人群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三屆全國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術會議上正式發佈。該報告重點圍繞老花眼的社會現狀、人群概況、病因及表現、矯正方式、認知誤區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全面揭示老齡化背景下老花眼患者的真實需求,為老花眼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和科學指導,推動中老年群體眼健康水準持續提升,為促進健康老齡化添磚加瓦。
老花眼在醫學上稱老視,是因年齡增長,晶狀體逐漸硬化、彈性減弱而引起眼睛的調節功能下降,如白頭髮一樣自然發生。伴隨數字時代的到來,中老年人用眼場景不斷變化,用眼強度增加、過度使用電子産品等行為常有,這也進一步加速了視覺問題的發生。同時,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中老年群體數量不斷擴大,老花眼患者數量也隨之急劇上升。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老視健康不僅關乎民眾生活、工作品質,甚至關係到社會發展。如何提高老視健康意識,科學治療老視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次報告應需而生。
本次報告的編撰得到諸多專家的關注與支援,包括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姚克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趙家良教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盧奕教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陳偉蓉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畢宏生教授、上海和平眼科醫院郭海科教授、瀋陽愛爾卓越眼科醫院張勁松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徐雯教授、四川省人民醫院吳崢崢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張順華教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鄭丹瑩教授、成都愛爾眼科醫院院長周進等。
《2023中國老花眼人群洞察報告》發佈儀式
3.9億民眾有老花困擾,破解老視問題刻不容緩
《“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提到,眼健康是國民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全年齡段人群全生命期。在中老年階段,尤其需要高度關注的就是老花眼問題。報告指出,我國35歲以上的人口中,有老花眼問題人群佔比56.9%,達3.9億。而這個年齡段的中年人正處在創造力的“黃金期”,是家庭和社會的中流砥柱,老花眼將直接影響個人發展信心,如果患者本身有近視問題更需要多副眼鏡來回更換,生活品質直線下降。
為全面洞悉數據背後的行為機制,報告針對我國中老年人用眼習慣進行了分析。報告指出,隨著電子産品在中老年群體的普及,40歲以上人群使用手機和電腦時間最長,近距離視力存在問題的人群比例高達92%。除了視覺健康困擾外,老花問題還會持續影響工作、生活和情緒,年紀越輕、學歷越高受影響越大。多數年輕患者不願意被認為“衰老”,這不僅影響處理事情的節奏和效率,甚至會導致悲傷情緒、視覺焦慮等不良心理的出現。
倡導科學老視診療,全視覺助力中老年繼續“乘風破浪”
作為人們步入中老年後必然會出現的視力問題,老花通常在38歲左右出現,高峰在42-44歲,52歲以上人群老花眼的發病率接近100%,常見症狀為視近物困難、眼睛易疲勞、需要強照明等。雖存在遺傳、藥物、用眼習慣等其他致病因素,但年齡增長引起的晶狀體調節能力下降仍是導致老花眼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恢復晶狀體調節能力或借助外力實現視覺品質提升,就成了矯治關鍵。然而,由於大眾對老花眼的認知不夠,67.85%的老花眼還未得到矯正。因此,提高老視健康認知、科普科學治療方式迫在眉睫。
報告指出,臨床上有兩種矯治老視方式供患者按需選擇。以往最常見的就是佩戴老花鏡或角膜接觸鏡。但是經常有老年人在地攤上買一副老花或隨意使用他人老花眼鏡習慣,從而引發更多問題。而且對於現在中年人希望改善視覺品質提升工作生活效率的需求來説,老花鏡已經難以滿足,因此患者開始關注手術方式。相較于角膜鐳射手術,通過進行屈光性晶狀體置換手術由於其長久穩定優勢更受認可,能夠滿足患者脫鏡和全程視力的需求。例如,通過選擇植入可以實現遠、中、近全程視力的全視覺三焦點人工晶體,替換失去調節力的自然晶狀體,重新高清優異視覺,還可以一體化解決白內障、遠視、近視等多個眼部問題。
因此,老花眼並不是一種無法治療的眼病,只要選擇科學、合適的診療方式就能重新收穫全程視力、改善視覺品質,提升生活幸福感。此外,專家們還提醒道:35歲以後要定期做眼部檢查,提早關注眼健康,一旦發現老花眼問題要儘早前往專業眼科機構檢查。相信在專家、醫療機構、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將會有更多的創新成果惠及老花人群,讓他們擁有更加清晰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