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濃香底蘊,共鑒名酒榮耀!瀘州老窖全國巡迴鑒評會上海站,盛大開幕 | 輝山牛奶“百職嘗鮮”活動再添新篇,助力兩鄰共建見證中式集體婚禮 | 在家就能線上列印,66印攜手金山文檔發放100萬元福利券 | 賦能行業數智化轉型,華為擎雲亮相2023數博會 | 華為擎雲 G540服務2023數博會,助力會務工作高效開展 | 瀘州老窖再發國際學術研究論文,不間斷釀酒活窖池群資源再獲權威認可 | 國博旗艦店入駐抖音電商,精美文創産品復刻真實館藏 | 第三屆Light·技術公益創造營收官!公益傳播大使黃曉明呼籲人人公益 | 燃氣安檢“雲”科普!中國燃氣開展入戶安檢直播 | 經開區代表隊順利完賽2023年北京市《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測試賽 |
 
當前位置: 百科>智慧創新>

智慧養老 生活更好

發佈時間:2021-11-26 11:19:13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科學頻道

核心閱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智慧産品及服務走進百姓生活,在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養老服務的同時,讓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更有溫度、更具品質。隨著智慧健康養老産業鏈不斷完善,下一步,應在提升養老服務資源利用效益、有效整合各方資訊資源等方面持續發力。

只需輕聲呼喚,智慧音箱便能提供一系列生活資訊;手指一點,手機APP便能解讀體檢報告,給出健康建議;戴上智慧手錶,便能實時監測心率、睡眠等健康資訊……近年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慧産品及服務走進百姓生活,在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養老服務的同時,讓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更有溫度、更具品質。

前不久,工信部會同民政部、國家衛健委聯合製定了《智慧健康養老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針對老年人群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需求,重點圍繞技術創新應用、加大産品供給、數據平臺建設、拓展應用場景等方面,進一步推動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産業發展。

近年來,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産業涌現出哪些新業態新模式?如何讓更多老年人樂享智慧生活?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和企業。

産品服務不斷豐富

試點示範作用凸顯

早上7點,視頻監護遠在老家的年邁父親;上午10點,語音定時播放少兒節目陪伴孫女;臨近中午,一鍵下單預約“愛心驛站”外賣午餐……去年7月,一塊小度智慧屏的到來,讓孫阿姨過上了智慧養老生活。

孫阿姨家住北京昌平區國風美唐社區,像她一樣享受智慧養老的老年人,如今社區已有200多人。社區博愛養老驛站站長穆艷華告訴記者,看孩子、學跳舞、問養生,只要輕聲一喚,智慧音箱已經成為社區老人日常生活的“好伴侶”。

國風美唐社區裏的養老生活是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産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生動案例。“近年來,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産品和服務不斷豐富,新業態持續涌現,智慧健康養老理念深入人心。”中電科三所産業投資部主任吳昕表示。

産品服務更豐富多元。智慧定位卡、動態心電記錄儀、智慧睡眠儀……面對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國內企業推出了一批具備智慧化、網路化特徵的健康養老産品,在工信部、民政部、國家衛健委三部門先後發佈的兩版《智慧健康養老産品及服務推廣目錄》中,共收錄了118項智慧健康養老産品、120項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促進了智慧健康養老産品的普及應用。

試點示範作用更加凸顯。目前,工信部聯合民政部、國家衛健委,已開展了四批次應用試點示範工作,共遴選出167家示範企業,297個示範街道(鄉鎮),69個示範基地。天津、安徽、江西等省份也出臺了智慧健康養老相關配套支援政策,示範帶動和集聚效應已日益凸顯。

“在技術和需求共同驅動下,資訊技術、醫療健康、養老服務等産業資源加速整合,形成了較完整的智慧健康養老産業鏈。”吳昕説,産業快速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一批具備較強實力的企業,共性技術研發、標準檢測驗證、人才培訓等産業支撐能力正不斷增強。

強化資訊技術支撐

提升産品供給能力

業內專家認為,儘管産業發展突飛猛進,但隨著人民群眾對健康及養老的需求日益增長,社會中可供利用的健康及養老資源供給相對不足。以資訊技術融合應用提升養老服務資源利用效率,成為破解養老服務供需矛盾的一把“鑰匙”。

在新版《行動計劃》中,將強化資訊技術支撐、提升産品供給能力,列為推進産業發展的首要任務,明確提出要促進新一代資訊技術在健康及養老領域的整合創新和融合應用,提升健康養老産品及服務的智慧化水準。這為推動産業創新發展、讓更多老年人智享晚年提供了路徑。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在健康養老的不同場景,涌現出很多新業態新模式。

“嘀嘟嘀嘟……”電腦界面上紅色警報突然急速閃爍,系統顯示3號房間的洗手間有老人發生意外。服務人員隨即趕往現場,救起老人。這是前不久發生在江蘇蘇州斜塘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的一幕,正是背後的毫米波雷達技術裝置及時發現了摔倒的李奶奶,讓危險化于無形。

“過去,一些養老機構往往配備緊急按鈕,但緊急情況下老人可能無力按動,毫米波雷達技術實現了從被動報警到主動預警的轉變,更好保護老人。”天與養老創始人卜江勇告訴記者,毫米波雷達技術多用於無人駕駛領域,經過與一家國內智慧硬體設備公司進行技術合作,目前已能通過對老人的運動軌跡分析,實時感應心率、呼吸和睡眠情況,一旦發生意外,可以主動報警,並聯動醫院對老人進行救援。

如今,通過與智慧硬體設備企業對接,更多輔助診斷、慢病管控、大病早篩、生活服務等方面的新技術經過打磨、改進、應用,進入養老領域,為老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照護服務。

“隨著感知、高精度定位、健康監測等技術的發展,健康養老産品逐步向智慧化發展。”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任孫齊鋒介紹,智慧可穿戴、健康監測、養老照護等多種智慧終端設備投放市場並得到應用普及,將造福更多老年人。

深度利用資訊技術

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養老産業成果顯著的同時,也面臨發展難題。

“一方面,資訊化和智慧化程度不夠。未有效整合居家、社區和養老機構資訊資源,健康數據的採集、存儲和智慧分析能力不足,難以適應市場發展。另一方面,當前産品和服務存在的適老化水準不一、供應不符合實際需求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産業發展。”全國音視頻標委會副秘書長趙曉鶯説。

對此,《行動計劃》提出,要做強智慧健康養老軟體系統平臺,實現數據的有效歸集與管理。同時,鼓勵企業研究健康養老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運用數據安全技術,保障個人資訊安全。

目前,一些地方和企業先行先試,通過整合老人、家庭、健康服務機構之間的資訊,形成針對老年人的長期風控模式,為老年群體提供了更有針對性的養老服務。

在微信公眾號一鍵預約體檢服務後,便能自動收到體檢報告。與以往不同,不僅報告可視化,還增加了一對一醫生解讀問診服務……前不久,北京朝陽區的王先生給父母下單了網際網路體檢服務。

體檢結束,服務不止。在平臺後端,像王先生父母一樣的上千萬體檢數據,經過用戶授權及脫敏和結構化處理後,善診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出智慧核保系統,可以向60歲以上人群提供專屬的老年醫療險。“目前,我們正在加快針對老年人重疾及護理需求的創新型保險産品研發進度,不斷豐富‘銀發專屬’保險産品的供給。”善診創始人吳泓興説。

在江蘇豐縣,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創新推出面向老年人的智慧收件、審批等一系列智慧化應用,老年人僅憑一套材料就能在人社局完成醫保延繳、公積金提取等11個與退休養老相關的事項辦理。

“人口老齡化是挑戰更是機遇,深度利用包括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在內的資訊技術,是推動養老産業發展、讓更多老年人樂享晚景生活的重要因素。”高瓴創投相關負責人介紹。

“下一步,要繼續引導企業在産品研發、業務推廣和模式創新方面加大投入,加強産品及服務供需對接。探索開展智慧養老院建設,加強物聯網、大數據、遠端智慧監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應用推廣,提升老年人智慧化護理能力和水準。”趙曉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