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繡娘”潘玉華:千萬次重復精度不減,一雙巧手詮釋工匠精神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6-20 15:54:23編輯:劉婷婷
每一次看國慶閱兵儀式,潘玉華的內心都是無比驕傲和自豪的,“當預警機引領著戰鬥機編隊飛越天安門上空時,看到的是一代人的軍工夢想。”預警機是空中指揮所,是整個飛行隊伍的神經中樞。而這神經中樞裏最精密的一部分器件都是由手工焊接,完成這項工作的正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潘玉華。在四川省總工會“勞動托起中國夢——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活動”開展之際,她被聘為宣講團重要宣講人,將以充滿溫度與人性化的方式講述她的工匠故事,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助推受眾的青春夢想。
潘玉華所在的軍工研究所承擔著捍衛國家電磁空間安全的重任。她的工作之一是“植柱”:在一塊一元硬幣大小的電子板上,焊接1144根細小的鉛柱。一千多個密密麻麻的小點,用純手工來保證機械般的精度,沒有任何機器輔助全憑手感,潘玉華只需兩小時。正是她的這一手絕活為衛星的研發提供了有力保障。
“要做好這項工作,除了執著與專注,沒有任何捷徑可言。鉛柱大小相當於現在的繡花針,把鉛柱垂直植入到器械上,要保證植入的垂直精度要小于頭髮絲直徑的1/2,這是要求非常高的。”挑戰不可能,潘玉華用了20多年的時間,“第一次接觸元器件,值80元錢,沒有成形,而且弄斷了。師傅説你知道這有多貴重嗎?你一個月的工資也買不回來。我心裏特別難過,很愧對師傅,自己當時就流淚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師傅派她出差去給戰士們維修飛機上的功能模組,她才真正體會到了肩上的責任。那是一場下了整夜的大雪,第二天寒風依舊刺骨,潘玉華維修飛機時發現烙鐵的溫度不夠,於是身邊的戰士們便把他們的大衣脫下來,圍住焊點擋風。那次,潘玉華也見識了戰士們在冰天雪地裏堅持訓練的場景。儘管部隊條件艱苦,可戰士們還是給她騰出一間最溫暖的宿舍、準備了全新的被褥,還特意給她打來開水燙燙手。
戰士們的真情和對國家的忠誠深深感動了潘玉華。那也是她第一次接觸飛機,見到真正的飛行員。飛機修好了,戰士們還邀請潘玉華參觀了他們高難度的飛行訓練,那場面震撼了她的內心。“真正看到我做的東西,誰在使用它,誰在進行操控、進行掌握的時候,是非常自豪的。我對自己的要求會更加苛刻,因為他們的生命是由我們來保障的。”潘玉華説。
潘玉華在軍工精細焊接的崗位上一幹就是20多年,這20年她每天琢磨的都是精業磨技、心手如一。
同事們説,在工間休息的時候,總能看到潘玉華帶著徒弟們做投硬幣的練習,為的就是練準度、磨性子。在一個盛滿水的杯子中,投入40枚一元硬幣,保證杯子裏的水一滴都不溢出,潘玉華的最高紀錄可以做到45枚。不工作時,潘玉華喜歡邊看電視邊繡十字繡。繡十字繡可以鍛鍊她手的精準度,她希望生活中的刻苦練習可以把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變成駕輕就熟的絕活。
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潘玉華還將技能言傳身教。潘玉華帶領了以她名字命名的“潘玉華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團隊迎難而上,開展技能創新,解決技術難題,培養了很多高技能人才。其中,團隊一名成員獲得中央企業技術能手稱號,6名獲得成都市技術能手稱號,1名獲得IPC大賽西南賽區亞軍、2名獲得季軍。
完美、極致是潘玉華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屏氣凝神,一動不動,哪怕身體僵硬,哪怕眼花腿腫,從初入工廠的年輕學徒到手工焊接領域的頂尖高手。她贏得了“大國工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第三屆中國品質獎(個人)”“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四川省五一巾幗獎章”等諸多榮譽。她用任勞任怨、踏實肯幹、苦心鑽研的精神和行動詮釋了“工匠精神”“勞動精神”的意義,也因此成就了“軍工繡娘”的美名。(謝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