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高新區2019年度市場主體培育發展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出爐,報告顯示,得益於國際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放管服”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産業服務政策體系不斷健全,2019年成都高新區新增市場主體數量首次突破5萬戶大關。
“一流營商環境的核心是圍繞企業做好服務工作。”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是成都確立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作為成都經濟活躍度最高的區域,成都高新區始終把做好企業服務工作作為優化區域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致力於將“高新服務”打造為“金字招牌”,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國際化營商環境成效顯現
平均每個工作日誕生127戶企業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政務服務中心
2019年,成都高新區新登記市場主體達5.1萬戶,其中新增的企業數量達3.2萬戶。按全年251個工作日計算,平均每個工作日誕生企業127戶。
區域經濟活力強勁。2019年,新登記個體工商戶達1.9萬戶,同比增長34.07%。截至2019年底,成都高新區企業存量突破13.8萬戶,每千人擁有企業146戶。
2019年,成都高新區市場主體新登記註冊資本2208億元,其中,外商投資企業新登記註冊資本顯著增長,達到了58億元,同比增長124.23%。
區域經濟對外商投資企業吸引力十足。2019年,成都高新區新增外商投資企業註冊資本增速大幅回升,戶均註冊資本1600萬元,同比增長率達126.1%。
據悉,成都高新區市場主體已連續3年呈現持續平穩增長態勢。近三年來,成都高新區新增註冊資本保持成都市第一,為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增中小微企業註冊超2.2萬戶
龍頭企業註冊資本金總額超1300億
2019年,成都高新區新增中小微企業如雨後春筍。
從註冊資本來看,新增註冊資本(金)在500萬元及以下的企業超2.2萬戶,佔成都高新區新增企業戶數的81.46%;註冊資本5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近1000戶,註冊資本總額超1300億元,佔新增企業註冊資本總額的61.81%。
值得一提的是,註冊資本5000萬元及以上的新增企業中,民營企業的數量和註冊資本佔比最大,分別為87.50%和55.96%,顯現了區域市場經濟活躍度不斷提升,經濟高品質發展韌勁十足。
“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中小微企業活力迸發的態勢,正推動區域産業生態不斷優化,我們將進一步強鏈補鏈,大力推進産業生態圈建設,培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內生動力。”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主導産業新增戶數佔比近六成
新經濟企業新增戶數增速達255%
電子資訊、生物、新經濟3大主導産業,是成都高新區經濟發展強弱的晴雨錶。
《報告》顯示,2017年至2019年,成都高新區電子資訊、生物、新經濟三大主導産業企業數量,在全區企業的比重逐年上升,主導産業的優勢地位逐漸鞏固。
2019年,成都高新區三大主導産業共新增企業1.9萬戶,同比增長36.48%,全區新增企業總數佔比近6成。其中,國際生物城實現建設發展“加速度”,國際生物城新登記企業數量同比增長率高達610.20%。
新經濟産業持續延續良好勢頭,2019年新增企業戶數、新增註冊資本總額佔比分別達58.12%和63.12%,增速分別達254.71%、27.39%。
成都高新區新經濟産業,細分為數字、智慧、綠色、創意、流量和共用經濟6大業態。2019年,6大業態中新增企業的前三甲,分別為創意經濟、流量經濟、數字經濟。
智慧經濟雖不在前三之列,其發展潛力卻被普遍看好。新登記企業4400戶,新增註冊資本2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07.41%和252.91%。
這在功能區上也體現得非常明顯:2019年,成都高新區新經濟活力區新增企業數量、註冊資本,分別佔新增企業總量的93.14%和91.47%,區域龍頭企業和主導産業正不斷提升區域經濟的發展品質和效益。
高新技術企業超2000家
智慧財産權註冊量達5.3萬件
成都高新區天府軟體園
智慧財産權發展程度、科技型企業數量、高技術人才,是一個地區創新創業活力的重要標誌。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充分利用雙創活動周機遇,舉辦系列活動,吸引國內外高科技高成長企業、人才等高端資源加速聚集。截至2019年底,成都高新區有效高新技術企業超2000家,智慧財産權註冊量達5.3萬件。
2019年,成都高新區高端人才不斷聚集,新增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企業199家。從人才結構看,學歷在碩士及以上的人才比例超過90%。
創業者年輕化趨勢明顯。2019年,成都高新區新登記企業共計5.5萬個股東。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都高新區的創業者,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股東們平均年齡僅為36.3歲,20至30歲以下的股東佔比較上年提高4.19個百分點。
2020年是我國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目標的收官之年。同時,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新基建”等重大機遇疊加。成都高新區將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機遇,以企業為中心、市場為導向、服務為抓手,加快完善企業服務體制機制建設,堅持科技創新,匯聚轉型發展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加快建設國家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溫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