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發力 高坪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7-14 07:42:28編輯:楊仁昌

嘉陵江流域百公里柑橘産業帶一隅。周漢兵 攝

脫貧攻堅號角吹響以來,高坪區鎖定目標、壓實責任、衝鋒衝刺,找問題,補短板,多渠道拓寬增收致富途徑,下大力夯實脫貧攻堅基礎,充分激發脫貧內生動力,鞏固已有成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多渠道拓寬增收途徑

高坪區以破解貧困群眾增收難為重點,著力佈局全域産業,規劃打造了嘉陵江流域百公里柑橘産業帶、雙叉河至中法農業科技園特色觀光産業帶和螺溪河流域蔬菜生態康養産業帶3條産業環線,實現224個村組(社區)全覆蓋。新建脫貧奔康産業園90個,實現貧困村“村村有園”、貧困戶“戶戶入園”,並通過“飛地扶貧”、入股分紅、返租倒包等模式,帶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7月9日,佛門鄉寨坡村的佛手産業園內,成片的佛手樹鬱鬱蔥蔥,嫩綠的佛手果已有拳頭大小,挂滿了枝頭。花椒産業園裏,一棵棵花椒樹枝幹粗壯,一串串絳紫色的花椒密密麻麻。該村第一書記易劍介紹,該村佛手産業園面積750畝、花椒産業園面積500余畝。兩個産業園管護良好,目前均已進入豐産期。貧困戶通過土地、産業週轉金等入股,從建園初期到現在,已按照合同約定拿到入股分紅共8萬元。除了入股分紅、土地流轉租金以外,産業園還就近解決了貧困戶就業問題,確保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該村有30余名群眾長期參與産業園的管護工作,年每人平均增收在5000元以上。

“我和老伴利用農閒時間在佛手産業園務工,去年工資收入13000多元,夠家裏大小開銷了,我們很滿足。”該村3組村民陳志先説。

高坪區將産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第一場硬仗”,以“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為目標,以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去年,投入産業發展資金2.1億元,引進培育龍頭企業、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因地制宜發展精品水果、花卉、蔬菜、茶葉、中藥材、生態畜牧業等特色優勢産業,實現貧困村戶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

同時,該區把就業扶貧作為貧困戶脫貧增收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區共打造就業扶貧示範村23個,開發精準扶貧公益性崗位1609個,開展現場招聘會65場,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2477人。開展扶貧職業技能培訓71期、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38期,幫助實現就業1000余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和創業補貼,扶持134名返鄉人員創業,帶動573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

下大力夯實脫貧基礎

站在佛門鄉寨坡村一高處放眼四望,綢帶般的水泥路四通八達。“該村在區紀委的幫扶下,大力實施交通扶貧項目,並在住房、水利、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上狠下功夫。”該區紀委副書記陳曉明介紹,2016年以來,該村新建組道公路12公里、入戶便道6公里、硬化産業路3公里、基礎産業路5公里。完成易地扶貧搬遷6戶23人、D級危房改造8戶,C級危房改造34戶,落實“五改三建”46戶,全村所有貧困戶的居住條件得到有效改善。新建和維修山平塘、蓄水池、集中供水站,保障群眾的生産生活用水。大力實施“涉農”“涉貧”農網改造項目,有效保障了電力供應,實現了廣播村村響、電視戶戶通。

截至目前,全區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230戶4082人、C級危房改造6273戶、D級危房改造5529戶、地災避險安置810戶、“五改三建”11897戶,實施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等三類人員危房改造1462戶、臨界困難戶1560戶,改善了貧困戶和三類人員的居住條件。

同時,該區以項目推動為抓手,築牢脫貧基礎。全區新建村組道路652.68公里、維修(擴寬)555.9公里、安防工程404.867公里、“兩鄉”基地道路建設152公里,實現行政村道路通暢率100%;新建及整治山平塘、蓄水池、石河堰等,全覆蓋開展水質檢測,農村安全飲水保障達標率100%;新建10kV(千伏)線路92.805千米、低壓線路535公里,新增配變設備308台,確保完全滿足扶貧産業發展和貧困戶用電需求;91個脫貧村實現通信網路全覆蓋。

堅持公共服務設施大配套。全區實施學校新建和改(擴)建項目56個,鄉鄉有標準中心校,適齡少年兒童全部入學,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全部得到資助。實施衛生建設項目17個,完成所有鄉鎮達標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90個村衛生室達標建設,基本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區”。完成所有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實現遠端審核、聯網服務等功能,讓群眾辦小事不出村、辦大事不出鄉。

充分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近日,在高坪區闕家鎮雙河村看到,該村的文藝宣傳隊正進行文藝宣傳表演,不時贏得陣陣喝彩聲。“雙河村組建了近20人的文藝宣傳隊,編排了《扶貧扶志人心暖》《鄉風文明醉山鄉》《致富謝黨恩》等節目。”闕家鎮黨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春節、元旦等重大節慶日和村民操辦喜事時,宣傳隊義務演出,講好脫貧故事,宣傳好黨的政策,引領鄉風文明。

扶貧先扶智。脫貧攻堅開展以來,高坪區實現“一村一校”,開辦農民夜校349個,設立分片教學點2000余個,參學村民達30萬人次以上。結合黨員遠端教育QQ群、微信群,開通“網上夜校”“掌上夜校”,推動夜校延伸入戶、覆蓋到人。

常態化開展感恩奮進教育。通過開展感恩奮進“一比二思三看”(比現在和過去,思源、思進,看歷史變化、看項目建設、看産業發展)、知恩感恩“三談”(黨的恩情大家談、父母恩情兒女談、鄰里恩情相互談)和移風易俗“六提倡六反對”、農家衛生“六順六凈六勤”大行動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讓文明鄉風、優良家風、淳厚民風在鄉間院壩盛行。

開展最美家庭、星級農戶、脫貧光榮戶等評選活動,堅持“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組織先進典型開展“感恩扶貧·向上向善”巡迴報告會30余場,不斷激發群眾脫貧奔康的內生動力。(唐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