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荒地變金山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3-02 11:59:54 編輯:魏巍
“哐哐哐,哐哐哐……”春寒料峭,在青神縣的山間田地卻已是一派生機盎然,挖掘機平整土地的聲音仿佛是奏響的春日交響樂。青神縣竹原料基地風景線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當中,這正是四川省竹林風景線建設現場推進會召開以後,該縣落實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
政府早謀劃
2019年6月27日,年産值22噸的綠色竹纖維綜合利用産業園項目在青神開工建設,隨之而來的100萬噸的原材料缺口問題擺在了縣委縣政府面前。在四川省竹林風景線建設現場推進會結束之後,青神縣委縣政府立即啟動了“竹原料基地風景線”項目,從規劃到動工建設用時不到一個月。
“項目計劃全縣年栽竹1萬畝以上,以甜龍竹、梁山慈、巨黃竹、粉丹竹等造紙原料竹為主,實施新建和改良竹基地,同時提高竹品質、增加竹産量,將現有竹林産量從1噸/畝左右提高到6—8噸/畝。”青神縣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李偉介紹道。
竹原料基地探索公司+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擬建成尖山竹林基地、天池竹林基地、白果竹林基地和西龍竹林基地。竹原料基地所産出的竹子,都將與四川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簽訂造紙竹原料購銷合同,這意味著,每根竹子都有了固定買家,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農民的基本收益。
青神縣林業和園林局、縣竹編産業園區管委會、四川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和林科院專家組成工作專班,跟進項目建設。相關部門全力爭取中央、省、市項目資金,將涉農資金進行整合,集中投入到竹原料基地和竹林風景線建設,完善道路、灌溉等基礎設施,力爭“産業到哪,基礎設施道哪”。同時,縣委縣政府對新建造紙原料基地、竹原料基地建初加工生産線、竹企業原料運輸實施補貼和項目扶持,確保竹原理基地建設有序有力。
村社落實快
瑞峰鎮尖山村土地貧瘠、山石裸露,田地産出低下,荒山林木稀疏,缺乏精細管理技術,産出幾乎為零,群眾生活貧困,但地處岷江河畔東岸,土壤、水分、氣候適合於種竹。經過數十年的種植探索,已發展成為青神縣的栽竹基地,現有竹林種植面積10000余畝。竹原料基地風景線項目的落地更為尖山村的竹産業的發展注入了一股強心劑。
“我們村在去年11月就成立了村集體的公司,但是具體怎麼開展業務還沒有具體計劃。”2019年9月,尖山村黨支部書記方國軍參加了眉山市舉辦的“優秀農民工書記培訓班”,在參觀郫都區戰旗村時頗受啟發,回來之後就開始著手組建尖山村自己的村集體公司。
尖山竹林基地採用的是“公司+農戶+基地”的形式開展竹種植。流轉農民的土地或者邀請農民直接土地入股,使土地可以大規模、成片地被利用;由公司統一管理,利用市場、技術、管理等優勢,解決了散戶産量低下、價格不穩定的問題;由村集體公司與收購公司簽訂採購協議,收益的90%由村民共用,公司收取10%的管理費。竹基地的規範化經營管理,可以使竹種植精細化、規模化,保證了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産量,確保了農戶收益,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公司還將聘請本村村民,特別是貧困戶參與到種竹過程中,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我們村裏本來就有一個竹片加工廠,不僅為我們的村民服務,同時也覆蓋了天池村以及樂山和我村交界的幾個村,這樣一來,我們在本地就能實現竹子的粗加工,競爭優勢更加明顯。”方國軍指著村委會旁的竹片加工廠説道。
農民笑開花
距離尖山村33公里以外的高臺鎮黃鶯嶺村也面臨發展窘境。黃鶯嶺村幅員面積6.8平方公里,山多地少,加上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山地大多荒蕪,零星的栽种經濟林,每畝一年僅能收入100元左右。
得知竹基地風景線項目之後,村兩委經過實地勘測和調研,決定以黃鶯嶺種養合作社的名義集中流轉500畝山地栽竹,預計3年後竹林投産,每畝可實現純收入1000元以上。
家住在黃鶯嶺村4組的曾花容老人對此很有發言權。
“我家裏原來有二十來畝山地,一年只能收入2000元左右,現在將土地流轉出去以後,每年都能有5000-6000元的土地流轉租金。”曾華容老人笑著説道。不僅如此,當合作社開始盈利之後,她還能享受到集體經濟的分紅,同時還可以通過參與種竹獲得勞動收入,確實是怎麼算都划算。
“這樣做,既解決了土地荒蕪的問題,又能助農增收,同時還壯大了集體經濟,可謂一舉三得。”黃鶯嶺村黨支部書記任福華介紹道。
黃鶯嶺村的竹原料基地從1月開始動工,目前已經完成約100畝土地的平整工作,預計在4月底前完成500畝竹林的栽種,惠及800余人。(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