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 科教人物 > 正文


在平凡中守望平安的人

記默默堅守在戰“疫”一線的綿陽市界牌初中的班主任們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2-13 16:30:15    編輯:田佳平


  在學校裏,有這樣一群老師。他們是同學們最敬仰的人,是家長最依賴的人,是學校最不能缺少的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呼——班主任。面對疫情,他們用執著的付出守望孩子們的平安和成長。

  用真情關愛學生

  “孩子,你能改變主意,選擇繼續讀書,老師很欣慰。”在手機螢幕上寫完這句話,田力老師長長地噓了一口氣,一絲久違的笑容重新爬上了她的臉頰。2月3日中午,正在廚房忙碌的田力的電話鈴聲急促地響了起來。拿起電話,聽筒裏傳來一個女孩夾著哭聲的話:“老師,對不起,這學期我不讀書了。”聽完這話,田力心裏一下子堵了起來,她馬上打通了孩子父親的電話,可是無論她怎麼説,孩子父親也沒有説出原因。無奈之下,田力又打通了孩子母親的電話,孩子母親在哭泣一陣後一句話不説就挂斷了電話。面對這種情況,田力一邊向學校相關領導作彙報,一面千方百計利用各種聯繫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終於在田力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得知到事情的原由。原來,孩子的家庭經濟主要來源都來自於父母在外打工所得,家庭經濟狀況本來就不好,加之受到疫情的影響,家裏面就更加拮據了。孩子擔心自己上學的生活費沒有著落,所以就表示不願意再上學了。知道了問題的癥結所在,田力開始對症下藥,她首先反覆與孩子的父母交流意見,然後又與孩子深入談心,並提出了解決孩子後顧之憂的具體辦法。在田力的努力下,孩子終於打消了棄學的想法。

  作為老師,怎麼能夠忍心看到自己的學生因為疫情的影響而輟學呢?處理完這件事情,田力卻未停止下來,她必須要把班上所有家庭比較困難的學生全部摸排一遍,了解他們在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存在著哪些困難,需要得到哪些幫助。疫情還在發展,田力的工作還在繼續。

  積極行動 踐行教師的責任

  “媽媽!你在幹嘛呀?菜燒糊了。”兒子的叫喊聲讓正在打電話的劉利娟老師清醒過來,原來自己的鍋裏還煮著菜呢。作為初三的班主任,劉利娟早早的就在籌劃如何利用網路督促學生完成假期作業的事情,因為她深深地知道,只有班上所有的學科教師都努力了,學生的成績才有保證。但要讓所有的老師都動起來,自己又缺少硬核的辦法。於是她決定自己先做好,再慢慢影響其他的教師。這不,剛才就是因為在電話裏解答一個學生的問題,居然忘記了自己還正做著菜呢。

  延遲開學的通知下達以後,劉利娟立即行動,組織召開了班級學科教師視頻會議,與學科教師真誠溝通關於開展線上輔導相關事宜。在劉利娟的組織下,不僅本班的線上輔導全面展開,甚至帶動了整個年級的線上輔導工作。備課、製作課件、錄製微課、電話溝通、與家長交流、督促評價……雖然是假期,可是劉利娟卻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每當兒子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她總會告訴兒子:“媽媽是老師,也是黨員,更是一名初三的班主任,我絕對不會讓我的學生因為疫情的影響而耽誤學習、耽誤鍛鍊、耽誤中考、耽誤他們的未來。”

  老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他叫李寶強,今年已經52歲了。按他的話説,從事教育三十年,做了二十多年班主任,如今還榮登了界牌鎮初級中學年齡最大的班主任寶座,自己多少還是有點自豪感的。

  疫情爆發後,學校要求班主任每天必須將本班所有學生和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上報學校。由於班上學生居住地分散,加之個別家長重視度不夠,電話溝通又不順暢,給李寶強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有些時候,為了了解到具體真實的情況,李寶強總會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給家長打電話,反覆叮囑家長一定要落實好防護措施,做好自己和孩子的疫情防護。有些時候,為了等到學生家長的資訊反饋,李寶強一直到晚上十一點都沒有休息。累,對於李寶強來説,不是問題。但最讓李寶強不安的是家長對於疫情防護的“麻木”。有一天,收集學生疫情防控承諾書的時候,一個家長傳來的圖片上,居然是自己一邊和“麻友”打著麻將,一邊給自己的孩子的承諾書籤名的畫面。氣不打一處來的李寶強立即撥通了家長的電話,他強忍自己的不滿,充滿真誠地與家長講解防控的重要性,在他的堅持下,家長終於認識到自己的不負責任,表示願意配合學校和社區做好防控,為孩子做好表率。

  這就是一位位普通的班主任在疫情到來時的責任與擔當,雖然都是些小事,但是透過這些小事我們看到了他們胸中的大愛,看到了一位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高尚情懷。(王定洪 金立江)

∥ 專題活動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