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 科技動態 > 正文


國內首個新冠肺炎病毒晶片檢測系統在川投産 係鐘南山院士“點題”

來源:四川日報    時間:2020-03-05 11:35:33    編輯:田佳平


  近日,由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設計開發的“呼吸道病毒(6種)核酸檢測試劑盒”獲國家藥監局審批批准,目前已在川投産並應用。這是國內首個新冠肺炎病毒晶片檢測系統。

  這個系統是怎樣檢測到新冠病毒的?目前生産情況能否滿足需要?3月4日,記者來到位於成都市溫江區的生産方——成都博奧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地探訪。

  1個半小時裏,新冠病毒怎樣被“揪出”?

  
在生産方辦公室,記者見到了“呼吸道病毒(6種)核酸檢測試劑盒”——它看上去就像圓形的透明塑膠片,上面密密麻麻刻滿紋路。

  “你可以把它(試劑盒)和檢測儀器,分別看作墨盒和印表機。”成都博奧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雲鵬介紹,將被檢測人員的咽喉分泌物等處理後放入試劑盒,再放進檢測儀器中就能進行檢測。整個過程耗時約1個半小時,準確率99%。

  在這1個半小時裏,新冠病毒是怎麼被“揪出來”的?

  
宋雲鵬介紹,簡而言之就是將病毒的RNA(核糖核酸)一邊複製一邊增加熒光靶標。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當新冠病毒RNA足夠多、足夠“顯眼”時,就會被儀器識別出來。

  這種方式不僅能檢測新冠病毒“有沒有”,還能知道“多不多”。“比如説經過同樣時間,一份樣本比另一份複製出的病毒多10倍,那我們就知道前者人體內本身就攜帶了更多病毒。”宋雲鵬説,這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醫生判斷患者是重症還是輕症。

  除了新冠病毒,這種試劑盒也能同時檢測甲型流感病毒、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甲型H3N2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宋雲鵬還談到一個幕後故事:由於項目啟動較早,研發之初並未包括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是在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專家庫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和李蘭娟建議和指導下,才進行了相關研發。

  面對巨大需求,生産情況能否保證?

  
截至目前,該試劑盒已在武漢火神山醫院、武漢協和醫院及湖北省人民醫院等投入應用。省內華西醫院等也已在使用。“準備出口歐洲、日本、南韓等地。”宋雲鵬説,目前存貨不會超過一天,生産出來立刻就運走了。

  面對巨大需求,生産情況能否保證?

  4日下午2點,記者在車間看到,幾乎所有生産線都在運轉。“公司150人全部到崗。”公司生産負責人表示,目前工廠實行兩班倒24小時生産,每天能生産12.4萬人份的試劑盒,每月能生産約500台檢測儀器。

  記者還在該公司展示區看到,檢測儀器分為1人份和16人份兩類,後者可同時檢測16人份樣品,進一步提高檢測效率。

  宋雲鵬表示,檢測操作並不複雜,但由於樣品採集等有生物安全方面要求,因此試劑盒和檢測儀器主要用於有發熱門診的醫院或疾控中心。(熊筱偉)

∥ 專題活動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