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 科技動態 > 正文


從疑似到確診 看實驗室檢測如何“一錘定音”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0-02-03 09:52:53    編輯:陳姝悅


  “對每一個患者和密切接觸者的調查,就是對每一個傳染源的調查,不漏掉任何一個可疑的感染者,做到早發現並早隔離,最大限度減少疫情的傳播擴散,這就是疾控人的責任。”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顧清對記者説。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處置過程中,天津疾控人春節假期全體在崗工作,用專業精神和時代責任構築起堅不可摧的疫情防禦大堤,為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了熱血赤誠。
 
  抽絲剝繭 摸清感染源頭和路徑
 
  “可能我們疾控人都特別較真。”説起自己的工作,張穎有些自嘲。遇到疫情線索,我們一定要在現場抽絲剝繭,進行排查,摸清明確的感染的源頭、路徑才行。
 
  1月21日,天津市確診第2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23日新增第5例、第6例確診病例,係第2例患者同事,三每人平均為天津動車客車段乘務車間職工。
 
  “在一個車間裏接連發現確診病例,屬於聚集性疫情!”説起當時的情景,張穎依然心有餘悸,“他們的工作流動性大,接觸的人多,每個人的背後就是每個家庭,一旦家庭成員感染病毒,就會影響到更多的社區,後果不堪設想。”
 
  情況緊急,大年二十九的深夜,天津市疾控中心11名專家火速趕赴現場,指導相關部門開展封控、隔離、消毒等工作。同時連夜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對每一位車間員工逐一進行排查。通過排查,當晚就發現兩人已出現體溫高熱。
 
  “封控措施非常及時、有效、到位、嚴密,後期所發生的病例僅局限于客車段內部職工、職工家屬等密切接觸者,至今沒有擴散到社區、別的家庭和單位。”張穎説。
 
  據了解,疫情發生後,天津市疾控中心疫情處置隊伍24小時堅守崗位,不分晝夜,先後開展現場處置60余次,派出現場處置隊伍深入紅區200余人次,在遠遠短于規定時間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疫點終末消毒和密切接觸者判定與追蹤,有效遏制疫情蔓延與播散。
 
  不放過疑問 實驗室檢測“一錘定音”
 
  “我們的檢測責任重大,漏掉一個病例就是漏掉一條傳染鏈。”天津市疾控中心病原生物檢測所所長蘇旭和他的檢測團隊,儘管檢測任務繁重,但是對於檢測結果,他們都不會輕易放過任何疑問。
 
  1月23日,疾控中心病原生物檢測所接到兩個相關標本,當晚10點多,兩組共六名實驗人員開始做檢測,其中一個檢測顯示陽性,結果非常清楚,另一個檢測卻顯示陰性。實驗人員仔細分析,按照標準評判是陰性,但是又有陽性傾向,於是重新做檢測,經過反覆比對,仍是陰性。
 
  “當時已是淩晨兩點,怎麼辦?”蘇旭説,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的結果,就是判定患者是否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最直接證據。考慮再三,我們決定做第三遍檢測。這一次不再是實驗重復,實驗人員重新穿好整套防護服,從原始標本開始再做檢測,仍然顯示陰性。三次檢測做完時,天色已經亮了。
 
  按照檢測結果,完全可以出具陰性報告了,但蘇旭説:“既然有所懷疑,就絕不能冒這樣大的風險。”檢測人員提示,這一病例需要繼續關注,後續沒有放鬆對此人的隔離控制。兩天后繼續採樣,檢測結果終於顯示陽性。
 
  “這些天,我們實驗室的燈一直沒有關過,已累計檢測樣本500余份,實驗檢測人員24小時堅守崗位,身穿防護服進入實驗室每人每次操作近5個小時,遇到疑難問題,更是長達8個小時。”蘇旭説,儘管工作繁忙,但是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有黨員和群眾爭先去武漢一線馳援;有默默為大家清洗刷手衣的同志;還有夫妻二人自掏腰包買菜做飯,讓大家在上午吃上香噴噴的燉牛肉。雖然工作是辛苦的,但團隊表現出極大凝聚力,幹勁空前高漲。(陳曦)

∥ 專題活動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