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 > 正文


解讀丨“兩中心兩地”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定位

來源:四川日報    時間:2020-01-04 13:32:34    編輯:劉婷婷





成安渝高速公路為川渝經濟快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資料圖片)
 
  奔相走告!1月3日,四川迎來新年“大禮包”:當天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最大的鼓舞、最美的期待。”得知消息後,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教授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在微信朋友圈發出感慨:成渝發展的新時代到來……

  這一天,成渝共同期待。
 
  更高的部署

  體現了黨中央對成渝地區的

  關心和重視

  省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做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決策,體現了黨中央對新形勢下促進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深遠謀劃和戰略考量,體現了對四川、重慶工作的關心重視和殷切期待,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走深走實的重大舉措。這對四川來講,既是重大歷史性機遇,更是重大責任。黨的十九大以來,川渝兩省市黨委政府一直在全力推動爭取。未來,我們將硏究謀劃和統籌銜接,積極參與推動將這一國家戰略轉化為重大規劃、重大項目、重大改革、重大平臺。結合深入推進“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進一步深化川渝合作,打造全國高品質發展的新動力源。

  縱向來看,在中國區域發展板塊上,成渝地區一直舉足輕重:早在2011年,國務院批復,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的國家級城市群;2030年,成渝城市群完成由國家級城市群向世界級城市群的歷史性跨越。

  細心的人注意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體現了中央對成渝地區的關心和重視。

  橫向來看,《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將成渝城市群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城市群並列。

  四大地區中,成渝是唯一一個地處西部內陸的地區。

  為什麼是成渝?“重要!”成渝兩地專家不約而同地給出答案。

  數據顯示,2018年,四川和重慶的地區生産總值合計超過6萬億元。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經濟總量都分別佔川渝兩地總和的90%左右。2014年,成渝地區生産總值佔全國的5.49%,而2018年這一比例已經提升至6.6%左右。

  大家認為,成渝地區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區位條件,在西部地區都具有領先優勢,抓住了這個關鍵,就能帶動整個西部,進而推動全國的協調發展。
 
  更大的期許

  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

  “兩中心兩地”

  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的現代産業基地、深化內陸開放的試驗區、統籌城鄉發展的示範區和長江上游生態安全的保障區,即“一中心一基地三區”——這是9年前,《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對於成渝經濟區的目標定位。

  相比之下,這次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即“兩中心兩地”。

  “這是鞭策成渝兩地邁向更高目標。”對比兩個目標定位,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認為,從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意味著國家對成渝兩地的定位更高。

  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則表明對多年四川改革創新成果的肯定——2015年,四川獲批成為全國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最近兩年,四川又搶抓“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戰略機遇,推動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全省開放佈局不斷優化、開放領域日益拓展、開放型經濟水準加快提升、對外交流“朋友圈”越來越大。

  從深化內陸開放的試驗區到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戰略”二字的出現也引發各方熱議,“體現出在國家對外開放新格局中,成渝兩地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四川視察時指出,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公園城市”這一理念的提出,體現了我國推進城市化發展模式和路徑轉變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多位專家表示,這次,中央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突出的是對人的關注,對生態的重視。
 
  更新的思路
  
  尊重客觀規律

  突出兩個中心城市帶動作用

  經濟區、城市群、雙城經濟圈,三個重要時段,不同的名字,各自意味著什麼?

  “更加聚焦,更加重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省發展改革委相關人士表示,從經濟區到城市群再到雙城經濟圈,背後邏輯是層層聚焦。

  具體來説,建設雙城經濟圈,核心就在於要突出成都、重慶兩個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以兩個極核的作用來帶動整個成渝地區乃至西部地區的發展,促進産業、人口及各類生産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聚集。

  戴賓認為,從總體來看,建設雙城經濟圈,是落實區域發展新理念、新思維的具體舉措。當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就是要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促進産業、人口及各類生産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聚集,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袁城霖 梁現瑞 王眉靈)
 
  成都各界熱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高品質發展 唱好“雙城記”

  從成渝經濟區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渝地區在全國區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不斷上升。這一積極的信號,迅速在成都人的朋友圈裏掀起熱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必將帶來新的機遇,成都定會實現更大發展。新定位下,成都更應勇於擔當使命,唱好“雙城記”。
 
  構建開放型現代化産業體系

  高品質發展再添動能

  産業升級,是城市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在西南財經大學副教授、西財智庫副研究員吳軍看來,成都應當進一步鞏固和強化自身在全球和全國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的比較優勢,抓住國家資訊化重大機遇,用好用足成都大製造、大物流、大市場資源和潛力,“成都要加快打造萬億級電子資訊産業集群,加快打造全國性5G樞紐、製造業樞紐、科技創新中心樞紐、金融産業樞紐,力爭在全國經濟版圖上快速形成公認的産業極化效應。”

  剛剛結束的成都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也釋放出這樣的信號:成都的産業,將更成體系化發展。成都提出堅持融入全球産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的産業發展導向,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撐、以新經濟為引領的開放型現代化産業體系。

  1月2日,成都公佈了兩大製造産業的高品質發展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市新型材料産業主營收入突破1500億元;綠色食品産業營業收入達到2400億元。至此,成都促進電子資訊、裝備製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意見已經全部出爐。

  包括開放型現代化産業體系構建在內的系列舉措,支撐著成都的高品質發展。目前,成都已連續11個季度經濟增速保持在8%以上。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成都將著力實施“10000億、8000億、5000億”産業行動計劃,推動電子資訊産業規模邁上萬億級臺階,裝備製造産業規模達到8000億元,醫藥健康産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
 
  強化中心城市帶動作用

  同城化步伐再快一點

  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除了促進産業、人口及各類生産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外,還需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

  這意味著,成都需要發揮更大的溢出效應。在全省“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的區域發展新格局下,成都這座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正在不同層面體現。比如,進展快速的成德眉資同城化。

  來自成都市政協課題組的調研報告顯示,2018年,成德眉資四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9879.2億元,佔四川省比重高達48.9%。去年7月以來,四市共同制定了五年行動計劃和項目表,成德、成眉、成資分別明確了25項、29項、34項重點工作任務,形成了區域規劃等8個同城化發展重點領域具體任務。四市同城化從理念到實踐,已實現“破冰”。

  同城化的步伐還在加快。2019年年末,四市公共交通正式實現“一卡通刷、優惠互享”。成都天府通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透露,成都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移動支付工程將進一步輸出到四市縣級行政單位。

  另一方面,成都向東發展的決心不變。成都向東,重慶向西,兩座城市相向發展,才能共同支撐起中國第四極。而這種“相向發展”,正在為雙城之間的城市帶來更多的發展良機。

  記者了解到,讓多方受益的成都東進戰略,正在如火如荼推進。不久前,雷丁新能源汽車基地、中糧包裝西南總部等4個先進製造業項目簽約落戶成都東進區域,總投資額達110億元。(蔣君芳 陳碧紅)
 
  成渝合作大事記

  2011年4月

  國務院正式批復《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

  2015年5月21日

  重慶和四川簽署《關於加強兩省市合作共築成渝城市群工作備忘錄》,決定將推動交通、資訊和市場三個“一體化”。

  2015年12月26日

  成渝高鐵正式通車運營,這是連接成渝的第一條高鐵。

  2016年5月4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賦予成渝兩地的發展定位為:全國重要的現代産業基地、西部創新驅動先導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統籌城鄉發展示範區、美麗中國的先行區。

  2018年6月6日至7日

  四川省黨政代表團赴重慶市學習考察。其間,川渝簽署《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和12個專項合作協議。

  2019年7月9日至10日

  重慶市黨政代表團來川考察,雙方簽署《深化川渝合作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方案》。(王成棟 整理)
  
  專家熱議

  如何唱好“雙城記”?
 
  圍繞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1月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了一系列要求。

  如何落實好這些要求?成渝地區該怎麼幹,才能共同唱好“雙城記”?省內外專家已經展開思考。
 
  建設之前要想清楚

  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把兩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分工合作

  翻看相關報道,讓多位專家印象深刻的是:談到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時,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

  “這意味著成渝兩地在謀劃未來工作時,要更加統一到一體化的理念之下。”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認為,除了交通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外,産業佈局一體化等都是重點,這樣才能“共同發揮西部地區增長極的帶動作用”。

  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伍新木也建議,成渝兩地應秉持整體思維,主動把雙城經濟圈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分工合作。

  具體到落實層面,針對“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的要求,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建議川渝兩地、成都和重慶兩個中心城市、雙城經濟圈內其他兄弟城市這三個層級,都可在中央頂層設計和有關部門指導下著手開展統籌協調工作。

  如今正處於各地“十四五”規劃即將編制的“窗口期”。易小光建議,雙方可抓住這一機會,著手就具體事項一件件分別進行對接。
 
  建設過程中可嘗試

  “政府協調+市場機制”,建立有效的區域利益協調機制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已經給出了“幹什麼”的具體方向。

  細看這些工作,多位專家提到其中不少是“硬骨頭”——像公共服務共建共用,都涉及各地區間不同的利益訴求。

  “推動相關工作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阻力和矛盾,我們要知道這都是正常的。”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表示,出現矛盾不可怕,要解決好則需要雙方建立起有效的區域利益協調機制。

  盛毅建議,成渝地區可借鑒北部灣港的建設經驗,即“政府協調+市場機制”方式來解決問題。“像北部灣港涉及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市,就是在上一級政府的頂層設計之下,通過共同組建港口公司的方式來實現利益協調。”他認為像成渝地區存在的“斷頭路”等問題,同樣可通過共同組建基礎設施建設公司來探索解決之道。

  易小光建議,成渝地區可建立常態化的聯合辦公機構,作為專門的協調機構來對接重大項目和事項,同時即時檢查落實雙方相關規劃。

  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趙有聲注意到會議提出“突出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在他看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從“啞鈴式結構”變為更科學的“橄欖形結構”,需要兩大中心城市進一步有序地分解轉移部分城市功能和産業,逐步改變現有的城市格局。(袁成霖 熊筱偉 王成棟)

∥ 推薦專題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