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農業“突圍”成功 “金果子”走出小康社會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7-18 09:51:33編輯:張攀

7月15日,在眉山市彭山區謝家街道悅園村,走在萬畝獼猴桃大道,成片的獼猴桃映入眼簾,工人正在採摘,道路兩旁堆滿了裝滿獼猴桃的框子,等到收購商前來裝車。一幅産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鄉村畫卷躍然眼前。


近年來,悅園村主動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種植獼猴桃,實現了致富增收奔小康。目前,悅園村獼猴桃種植面積3828畝,種植業主70余戶、家庭農場50余戶,種植品種包括紅心、金艷、東紅等七類,全年産值達5000余萬元,能吸納貧困人口就近務工200余人。

資源匱乏的悅園村,曾經以傳統農作物為主,畝産值只有2000多元,是市級貧困村,村裏大多種植水稻、玉米等傳統農作物,村民收入低、生活苦。

為了帶領村民增收致富,推進“一村一品”建設,悅園村兩委做出了調整産業結構的決定,班子成員和村裏黨員幹部先後前往蒲江、廣元蒼溪、陜西眉縣等多地考察學習獼猴桃種植經驗。考察後發現,悅園村400多米的海拔高度、土壤酸鹼度等地理環境是抗獼猴桃潰瘍病的最佳環境。


2009年,悅園村決定先試種100畝獼猴桃。“沒想到首批試種非常成功,這也讓大家看到了希望。”悅園村原黨支部書記周留德説,2011年,村兩委決定進一步調整村裏産業結構,加大獼猴桃種植規模,通過土地流轉集中連片種植獼猴桃1200余畝,悅園村也因此成為彭山區第一個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獼猴桃的行政村。

蛻變的發生往往從思路的轉變開始。2009年,悅園村黨支部在多方考察後發現,當地400多米的海拔、土壤酸鹼度等地理環境是抗獼猴桃潰瘍病的最佳環境,加上適宜的氣候條件,紅心獼猴桃是最佳品種選擇。

首戰告捷。全村趁熱打鐵,進一步調整産業結構,通過土地流轉,先後連片種植獼猴桃4000余畝,年産值6000余萬元,實現貧困人口就近務工200余人。

悅園村不僅順利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還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者回鄉創業。向珊正是其中之一。

向珊是一名大學思想政治課老師,而現在她卻是眉山市彭山區建群家庭農場的經理。2017年5月,向珊辭去大學教師的工作,決心返鄉創業。回鄉後,她在謝家街道悅園村承包了100畝土地,種上了紅心獼猴桃,成為一名農場園丁。

向珊所在的謝家街道為了幫助全鄉果農更好發展産業,成立了紅陽獼猴桃協會黨支部。黨支部利用村上的農民夜校組織全鄉獼猴桃種植戶宣講鄉村振興戰略、學習種植先進經驗、宣傳産業發展政策。“黨支部還為我們果農開辦獼猴桃種植技術培訓會,請來獼猴桃種植專家講解獼猴桃種植技術以及各季種植的注意事項,讓我們學到了不少種植知識。”向珊説。

2018年6月,紅心獼猴桃正處生長旺期,向珊發現紅心獼猴桃因雨水過多,造成果子成長減緩。那段時間,為提高收益、降低成本,她查閱資料、詢問果農,追加適量的微量元素肥,起早貪黑細心照料果樹,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泡在果園裏觀察果樹情況……通過悉心照料,向珊的獼猴桃園豐收了,100多畝紅心獼猴桃,産量達60余萬斤。

為了解決銷售問題。隨後,她主動報名參加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和四川省第三期返鄉創業提升培訓,學習獼猴桃電商銷售知識,著手“網際網路+”方式搞電商銷售,嘗試建立自己的電商銷售平臺;另一方面,她效倣彭山的“橘花節”“葡萄節”,在紅心獼猴桃成熟季舉辦大型採摘節活動,開展免費提供農家餐等促銷活動吸引彭山區及其周邊客戶前往採購。採摘節當天,零散客戶達500余人,銷售獼猴桃近萬斤,當月銷售近5萬斤。通過嘗試開拓線上電商、線下採摘、直接供應等多種銷售方式,實現了增收的目的。

村民富起來後,悅園村也在發生著大的變化。近年來,天然氣安裝工程、污水管網延伸工程、廁所革命、觀光道路黑化亮化、白馬河濕地長廊建設、獼猴桃文化廣場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個接一個地推行。通過土地“雙掛鉤”項目,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美麗宜居的新村聚居點也多了起來。

如今的萬畝獼猴桃園,猶如一道綠色屏障,與謝家街道寬敞的産業路、川西風格的農家院交相輝映,一幅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畫卷躍然眼前。

目前,眉山市彭山區謝家街道當地以悅園村為中心,大力發展“紅陽”紅心獼猴桃、“金艷”黃心獼猴桃等7個品種近萬畝,一方面守住“品質”種好果子,一方面提亮鄉村“顏值”賣好風景,以農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