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三步走” 洪雅縣復興村脫貧致富在前頭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7-18 09:21:21編輯:張攀
早已過了不惑之年的毛建洪靜靜地站在那裏,雖然眼睛依然因為先天性黃斑病變幾乎看不見事物,但他仍然帶著一抹幸福的微笑,因為他有一顆敞亮的心,能感到腳下劃過的小溪中歡愉的魚兒;能夠感受到不遠處自家農家樂餐廳中舉杯交盞的歡愉氣氛;也能感受到清風拂過竹林、陽光輕灑在鱗次櫛比屋頂上的溫馨和諧。
説起往事,毛老闆總是顯得有些激動,畢竟這條靠著扶貧致富的崎嶇之路,只有真真切切走過來的人才充滿感慨且滿懷期待。

貧困——“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説起洪雅縣瓦屋山鎮復興村,與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貧困村一樣,雖然森林覆蓋率高達96%,産出特色竹筍和優質茶葉,氣候四季清涼,還保留了羌族的特色民俗傳統,可惜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十分閉塞,再加上缺少宣傳、與外界溝通較少,使得旅遊文化等綠色産業發展緩慢。
毛建洪一家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
作為復興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僅毛建洪自己生活不能自理,臥病在床的毛老父親、一雙兒女都需要毛建洪的妻子來照顧,導致無法外出務工,整個家庭收入來源不穩定,生活的重擔壓得毛建洪喘不過氣,烏雲瀰漫在這個平凡的小家庭上空。
幸運的是,毛建洪一家還是等來了撥雲見日的那一天。

扶貧——“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4年是個轉捩點:復興村成為洪雅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的人民銀行洪雅縣支行定點幫扶村。
短短五年時間內,毛建洪就成為了省級脫貧先進典型人物。這也得益於人民銀行洪雅縣支行對毛建洪一家量身打造的脫貧“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是每個月兩次上山輸送糧油物資,保障毛家以及其他貧困戶最基本的生活飲食問題。
第二步是得益於毛建洪家極佳的地理位置,人民銀行洪雅縣支行協助毛建洪開辦了具有復興村特色的綠色農家樂。
最後第三步是不僅對毛建洪一家進行金融上的支援,還對農家樂經營路線進行指導和幫助,協調瓦屋山鎮政府請來水産養殖、農家樂經營專家進行現場上課培訓,在發展農家樂自身實力的同時,利用雲閃付、微信公眾號等多種線上形式進行宣傳,並積極推動復興村與成都美途假日旅遊等公司的合作,為復興村打出名聲,增加客流量。
如果説溫暖的文字能描繪一幅安居樂業炊煙嫋嫋的幸福農村生活藍圖,那麼看似有些冰冷的數據卻點綴了這個貧窮小村莊中普通貧困戶致富道路的黎明時光。
2009年時復興村每人平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2016年在人民銀行洪雅縣支行的努力協調推進下,洪雅農村信用聯社向毛建洪一家發放30萬無抵押貸款用以改造危房老屋。
在毛建洪老父親不幸過世、天災導致飼養的魚苗死亡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的背景下,人民銀行洪雅縣支行與洪雅農村信用聯社協商將貸款利率由10.08%降至5.75,降低了毛建洪一家的貸款壓力。
隨著扶貧工作的推進,復興村農家樂産業直接帶動就業85人,每人平均年收入也達到了10000元。

未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毛建洪站在“眼鏡農家樂”的標牌下,樂呵呵地和大家打著招呼,沒有了生活壓力和資金壓力的毛老闆看起來也是面色紅潤,一種幸福的氣色藏不住地往外泄。
“除了感謝俺也説不出什麼大道理,只有親身經歷了這些的人才知道國家到底有沒有在乎我們這些真正貧困的人們。”臨走時毛建洪的一番話讓人有一些觸動。
似乎也確實是這樣,扶貧這條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開拓出來,不是靠幾句宣傳標語,不是靠用鍵盤打下幾行字,也不是靠整天把扶貧挂在嘴邊。
靠的是用心地傾聽和勤勞的雙手。
短短幾年不見,復興村有了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幾十家農家樂交錯在山林之間,讓遊客不僅能更近距離地觸摸瓦屋山這一生態氧吧,更能體驗到獨特的羌族民族傳統。
扶貧絕不是一條簡單的路,也絕不輕易地畫上句號。
未來的日子裏,洪雅支行將繼續貫徹習總書記關於扶貧的講話精神,牽頭金融機構給予復興村最合適及時的金融服務支援,同時拓寬金融支援的深度和廣度,繼續打造“首批中國生態文化村”、“幸福美麗新村”等招牌。
毛建洪一家的故事也只是復興村幾十戶先後脫貧的貧苦戶中的一顆耀眼的星光而已,但也就是這滿眼的點點星光,才點亮了復興村這片清冷卻自然的夜空,成為瓦屋山這頂旅遊皇冠上璀璨的明珠。
十年前的復興村可能從未想過,夢裏的陽光也能真正地照進現實。
十年後的復興村正在大膽規劃,實現屬於自己獨特的中國夢。(眉山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