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雨後的內江空氣清新,花萼村濕地公園內有不少人散步。“這裡春節前正式開放,加上沱江水質不斷改善,成了大家休閒娛樂的熱門場所。”市民任剛高興地告訴記者。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我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環境品質持續改善,接下來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這一話題,引來代表委員們熱議。□本報記者殷鵬鐘振宇邵明亮
A
治水
探索“斷面長制”
跨省推廣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
沱江穿城而過,內江因水而興。飲用水水源嚴重依賴沱江,水資源短缺、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環境承載能力逼近紅線。為保護母親河,2016年11月29日,內江市委七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內江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打響沱江流域綜合治理保衛戰。
一年多來,沱江流域內江段水環境品質持續好轉。2017年,沱江老母灘斷面全年穩定保持IV類水質,其中6個月水質達到Ⅲ類。全市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比例保持在100%。
沱江沿岸各市水污染治理皆有明顯成效。但在全國人大代表、省環保廳廳長于會文看來,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任務仍然艱巨。他建議,探索建立沱江流域7市24個國省考核斷面“斷面長制”,確保每一個斷面和每個小流域都有“斷面長”負責值守,實現水環境品質的持續改善。
于會文表示,治水還需治標治本兩手抓——治標,要做好頂層設計、科技支撐、執法監管三件事;治本,要壓實各地政府環保責任,建立起治水長效機制。
“希望儘快在長江經濟帶實施跨省域生態補償機制。”來自阿壩州的住川全國政協委員達扎·尕讓托布旦拉西降措提出,四川省內已在試點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效果很好,希望能在跨省域範圍推廣。還要發揮好市場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積極作用,加快構建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
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許強將關注目光投向了産業佈局,建議在國家層面進一步完善長江流域開發管控機制,流域各省(市)要切實落實好《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著眼長遠科學編制産業規劃。
B
治霾
加快能源結構改革
開展環境信用評價
去年,成都平原大氣治理被列為全省環保“一號工程”,最終實現大氣品質主要考核指標“兩降一升”——PM10和PM2.5平均濃度“雙降”,優良天數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越來越多市民樂於在微信朋友圈曬藍天白雲圖。
不過,鋻於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和不利氣象條件,成都平原等地區冬季重污染天氣依然不時來擾。難題如何破?
于會文給出建議:加快能源結構改革,促進大氣品質改善。從加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積極解決清潔能源消納、細化“煤改氣”“煤改電”配套政策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優化清潔能源發展佈局和建設時序,健全電力跨省統籌調度機制等,從而實現能源結構調整優化,減少大氣污染物的累積。
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院長楊斌平告訴記者,目前成都平原地區的區域性污染呈現出同質化態勢,以成都為代表的多個城市已由傳統的煤煙型污染向複合型污染過渡,污染物主要為PM2.5和臭氧。“只有通過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嚴抓共管,一把尺子,共同減排,全面大幅降低區域內污染物濃度,才能避免污染物傳輸、疊加而導致嚴重的區域性污染。”成都平原地區8市應針對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區域會商機制,城區及城市近郊區禁止新建、擴建高污染、高耗能企業。
目前全國近一半的省份還未正式開展環境信用評價,大多數已開展的省份評價範圍僅限于國控重點企業。于會文建議,加強環境信用體系建設,讓環保“失信”企業寸步難行。“擴大參評範圍,建設貫通省、市、縣三級環保部門的‘企業環境信用動態管理系統’,落實多部門聯合獎懲機制,充分運用信用評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