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頭條 > 正文 more>>

早日重現美麗新九寨

時間:2017-12-19 09:15:39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張林

  ——《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推進九寨溝地震災區科學重建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美麗新九寨的決定》出臺記

  □本報記者 張守帥 史曉露

  距離“8·8”九寨溝地震發生第122天,距離啟動災後恢復重建第30天,12月8日,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指導恢復重建的綱領性文件——《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推進九寨溝地震災區科學重建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美麗新九寨的決定》。

  這是一份全球矚目的《決定》。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産和全球著名景區,被譽為“人間仙境”“童話世界”,她何時“補粧”歸來,牽動人心。

  這是一份民心所向的《決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鋒號已經吹響,災區、民族地區與貧困地區疊加,群眾時刻關注著如何實現“同步”。

  這是一份凝聚智慧的《決定》。修復世界自然遺産在國內並無先例,眼前與長遠、恢復與提升、範圍大與小、進度快與慢的抉擇,彰顯科學考量。

  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災後恢復重建規劃任務——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給出莊嚴承諾,並以省委全會《決定》的方式,表明奪取災後恢復重建全面勝利的堅強決心。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四川努力把災區建成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推進民族地區綠色發展脫貧奔康的典範。

  早日向世人重新展現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産的獨特魅力,美麗新九寨,我們翹首以待。把尊重自然、生態優先放在第一位

  《決定》為重建塗抹鮮亮的綠色本底

  10月1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當天,《決定》起草組成員全神貫注收聽收看開幕盛況,邊學邊記。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最重要的指導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列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凸顯出九寨溝的重建價值。

  不僅因為九寨溝自帶世界自然遺産“光環”,更因為她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自然保護地分佈非常集中。

  黨中央、國務院對九寨溝地震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高度重視。如何重建新九寨,事關災區長遠發展和群眾長遠生計,事關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事關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儘管四川積累了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經驗,但九寨溝地震災區兼具民族地區和深度貧困地區、旅遊景區和世界自然遺産、高海拔地區和次生災害頻發等特性,考驗著省委決策層。

  銳始者必圖其終,成功者先計于始。就在地震一週後——8月16日,省委書記王東明,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再次趕赴九寨溝,此行目的之一,是為了超前謀劃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當日召開的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第五次會議,明確了災後恢復重建要堅持尊重自然、生態優先等原則。

  《決定》起草組成員、省西部開發辦綜合處負責人,曾參與多個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的制定。他認為,“把尊重自然、生態優先放在第一位,表明瞭此次重建與過去重建有著重大不同。”

  四川有這樣的氣質和積澱。2016年7月,四川首次以省委全會形式專題部署綠色發展;2016年,42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市)建立産業準入負面清單;2017年初又在全國率先完成生態紅線劃定……

  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對“尊重自然、生態優先”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昇華,強調要牢固樹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災後恢復重建全過程。

  《決定》開宗明義,直接將“綠色發展”寫進文件名,並使整個文件的框架、內容乃至措辭都充滿濃濃的綠意,為九寨溝地震災後重建塗抹上了鮮亮的綠色本底。

  起草從處理棘手的矛盾入手創新應用拓展“蘆山重建新路”

  從一開始,《決定》起草工作就在省委常委會直接領導下進行。

  據起草組成員介紹,王東明書記親自研究部署,就有關重大問題、基本思路和重要政策舉措把關定向,對《決定》主題、框架、重點內容等作出明確指示。

  為了讓《決定》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初稿形成後,省委組織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等進行集中研究和討論修改,又徵求省委常委、人大政協黨組書記意見,充分體現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科學論斷的決策特點。

  很多專家評價,儘管《決定》的字數不長,只有7000字,但經過一次次思想碰撞、反覆推敲以及字斟句酌地修改後,留下的都是有用的“幹貨”,字裏行間充滿科學精神、辯證思維,閃耀著創新光芒。

  省委穩妥地處理好了幾對棘手矛盾。

  “有為”和“有不為”的關係。世界自然遺産地遭受地震破壞在國內尚屬首次,因而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決定》一方面強調按照《實施〈世界遺産公約〉操作指南》要求,保護和維護好自然遺産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又在具體路徑上提出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最大程度地恢復災區自然生態功能。

  “聚焦”和“擴面”的關係。地震災區不僅包含九寨溝景區這一備受關注的“點”,還包括九寨溝縣、松潘縣、若爾蓋縣、平武縣等廣大區域。《決定》起草時,將恢復提升九寨溝景區、打造更多國際生態旅遊魅力小鎮、推進“大九寨”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建設,一併考量,避免顧此失彼。

  “恢復”和“提升”的關係。重建絕不是為了恢復到震前水準,而是實現跨越式發展,起草組站在“五結合”的立足點著力:恢復重建與生態環境保護、旅遊産業提檔升級、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族文化傳承、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準相結合。

  “指導性”和“操作性”的關係。11月初,《“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出臺,省委要求起草《決定》不另起爐灶,而是與重建規劃目標任務銜接,進一步明確重點任務及相關工作要求。起草組成員認為,《決定》既在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上和主要目標上突出“指導性”,又以“清單制”理念明確了重點任務和保障舉措,“做什麼、怎麼做、誰來做,一目了然。”

  從重建實施主體看,省委對以往經驗有繼承,更有拓展。

  四川探索出的蘆山重建新路,為自然災害頻發的中國尋找到一條可複製的科學可行的新路子、新機制。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靈活應用了這一重建新路,又按照中央安排,因地制宜地進行了“改良”,將重建體制機制確定為“省統籌指導、災區州縣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

  與此相關,起草《決定》時,特別明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在全省大局中的地位:作為全省一項重大任務、作為阿壩州及各受災縣的中心任務來抓。

  正視民生短板、回應民生訴求、部署民生舉措 “以人民為中心”思想貫穿始終

  令起草組成員感受深刻的是,無論是生態保護、地災治理還是住房重建、公共服務提升,“人”的因素始終是《決定》起草圍繞的中心,“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得到徹底貫徹。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按照省委要求,起草組在《決定》第一部分專門強調了災區的民生短板和民生訴求:“地震災區屬深度貧困地區,基礎條件薄弱,經濟發展滯後,交通、産業、教育、衛生等短板尤為突出,推進災區科學重建、綠色發展,有利於推動災區加快發展、群眾脫貧奔康。”

  《決定》部署了五大重建重點任務,出乎許多人意料的是,“全面推進地質災害防治”排在了“持續推進景區恢復提升和産業發展”前面。

  為政之要,在於安民。“地震造成的衍生災害嚴重,地質災害隱患點較多。”一位起草組成員表示,省委提出“生命工程”理念,即要把地質災害防治貫穿災後恢復重建全過程,確保災區群眾和遊客生命財産安全。航空遙感、測繪地理資訊等先進技術,將在地質災害排查和危險性評估中得到應用。

  發展産業,《決定》亦突出讓群眾共用成果。在起草組看來,九寨溝地震災區地處高原藏區,“穩藏必先安康”戰略地位重要,産業發展必須與脫貧奔康、藏區穩定團結緊密結合。

  推進景區恢復提升和産業發展,《決定》指出,促進旅遊發展成果全民共用。紮實推進公共服務重建,《決定》強調,加強災區社會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快推進城鄉住房及配套設施恢復重建,《決定》要求,讓災區群眾住上安全、舒適、實用的房屋,整體提升災區城鄉面貌……

  “一切為了人民”,必將能“一切依靠人民”。自不久前省上明確對因災受損住房實行“兩類三檔”補助標準後,許多受災家庭已在寒冷的冬天摩拳擦掌,準備來年開春大幹一番。

  “省統籌指導、災區州縣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隨著《決定》出臺,這一新體制新機制將釋放出無窮的活力和創造力,災區幹部群眾將奮發有為,在攻堅克難中脫貧奔康,在眾志成城中加快建設美麗新九寨。

圖片新聞
一週圖集精選 | 圖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