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簡牘中的智慧傳遞給未來
發佈時間:2024-08-14 08:59:05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劉東浩 | 責任編輯:孫靈萱作者:劉東浩(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學者)
簡牘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的重要載體之一。它們記錄了豐富多彩的歷史事件、法律制度、文化科技、社會風俗等內容,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作為文物和文化遺産,簡牘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化資源。保護、研究、傳承簡牘,是意義深遠的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將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多年來,很多青年人積極從事保護和研究簡牘的工作,挖掘簡牘的多重價值,並努力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傳播推廣,使長時間沉睡于歷史塵土中的簡牘不僅得以重見天日,而且以生動鮮活的形象呈現在大眾文化視野。
在筆者所工作的清華大學,活躍著頻出成果的“清華簡”研究保護團隊。團隊中的青年人,始終悉心地照顧著這些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從清華簡入藏清華的第一天起,他們就作為骨幹成員全程參與清洗、去污、去霉、殺菌、固定、拍照、登記編號、分類編排、綴合釋讀等保護、整理與研究工作。在前輩專家的培養帶領下,青年人已經逐漸成為簡牘研究的可堪重任的中堅力量,並在實踐中總結出“嚴謹探索、協同合作、艱苦創新”的簡牘研究經驗。
這些青年投身於簡牘研究的決心與毅力令人動容。放眼全國,湖南、湖北、甘肅等地的博物館,迎來簡牘專題展覽的參觀熱潮,越來越多鍾愛優秀傳統文化的青年加入保護傳承簡牘的隊伍,簡牘文化領域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接下來,我們需要集中精力,把簡牘的保護和研究工作繼續推向深入。一方面,這一工作需要青年人保持定力、篤行致遠,矢志不渝地堅持下去。簡牘相關工作是艱辛的,需要耐得住性子、經得起寂寞。從古老的文字中汲取寶貴的思想資源和精神智慧,有賴於青年人提升自身的歷史素養和學術能力,培養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科學的研究方法。唯有如此,這項慢工出細活的研究,才能在有效的積累下取得進展、結出碩果。
另一方面,這一工作呼喚青年人發散思維、開闊視野,實現相關文化元素的時代性表達、創新性呈現。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塵封于歷史長河的簡牘並不只屬於過去,它們記錄著古代中國在諸子思想、律法術數、天文曆法等方面的成就,有總結過往、啟迪今人之用,能為我們今天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參考借鑒。讓這些古籍裏的智慧更直觀、更方便地為當今之人所讀、所理解,最終為時代所用,是我們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簡牘是青年人的“好朋友”。保護和研究簡牘,對青年自身的成長髮展也有積極影響。通過汲取簡牘中寶貴的思想智慧,能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能深化對於中華文化內涵價值的理解,提升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例如清華簡《保訓》一文中充滿個人修為的智慧。“身滋備,惟允”“測陰陽之物,成順不逆”等內容,告訴人們要言行謹慎,講求誠信;要有辯證思維,尊重規律等。這些古訓有利於幫助青年秉持正確價值觀,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增強社會責任感,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每一枚簡牘都是一段歷史的迴響,青年人有責任將它們的聲音傳遞給未來。這些古老的簡牘不僅記載了千年前的智慧,更激勵著當代青年在現代社會中繼承寶貴思想資源,為推進今天的文化強國建設提供助力。每一枚簡牘都是一段古老文明的閃光點,青年人的熱情與智慧必將使這些閃光點串聯成璀璨的文化星河。讓我們共同努力,帶著對歷史的敬仰和對未來的憧憬,肩負使命,將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産繼承下來、研習透徹併發揚光大。
(本期選題支援:任歡 王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