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中華文化的美與力量
發佈時間:2024-07-15 08:59:12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靈萱節日在人們內心種下儀式感和責任感,會讓人們更加敬畏自然、珍惜當下,帶給人們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能量。我希望繼續用自己的筆,寫出中華文化的美與力量,讓文化更好滋養人生、滋養心靈。
在新近出版的散文集《中國之美》裏,我試圖以文學的方式帶讀者走近中華民族的歷史之美、文化之美、哲學之美、人情之美。每每收到讀者的熱情反饋,我心裏總是暖流涌動。歷史川流不息,文化賡續綿延。呵護文化、傳承文化、弘揚文化,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身為作家,我願意在其中作出貢獻。
如果把自己幾十年來植根中華文化土壤、書寫中華文化之美的創作實踐比喻成一棵樹的話,這棵樹是在激勵中長成的。
最初的激勵來自童年,來自父親在被窩裏給我講的那些歷史人物。孔子、孟子、關羽、范仲淹、文天祥等人物的故事,我聽得十分入迷,也在心中埋下文化自信的種子。
後來的激勵來自鄉村生活中濃厚的文化氛圍。比如過年,那簡直就是中華文化的課堂,是鄉土文明之樹開出的花朵。蒸年食、貼春聯、走親戚……過年中,有孝有敬,有感恩有喜悅,有團圓有和合。一家人圍爐而坐,伴著盞盞燭火,直到“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一寸一寸地體驗時間,體會那個一年只有一次的守歲,體會其中的莊嚴、神聖與喜悅。
我用12年時間寫成的長篇小説《農曆》,就以元宵、清明、小滿、端午、中秋、重陽等15個農曆傳統節日和節氣結構篇章,通過節慶習俗,連綴起發生在“上莊”的鄉村故事。熟讀古書、通曉民俗的父親,少不更事、勤學好思的姐弟,小説記敘他們的家庭生活,描寫一個個充滿儀式感、意蘊深厚的傳統節日。孩子們在物質匱乏但禮敬傳統的氛圍中長大,成長為民間故事的記錄者,努力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節日文化的內涵價值繼續傳遞下去。
通常來説,文化傳播有兩個渠道:一個是經典傳統,另一個是民間傳統。中華文化有“化文成俗”的優長,把文化轉化成民俗傳下去,從而獲得持久綿長的生命力。節日文化裏就包含著豐富的民俗內容,讓人們在節慶活動中親近傳統,體悟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我相信,節日在人們內心種下儀式感和責任感,會讓人們更加敬畏自然、珍惜當下,帶給人們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能量。
2014年起,我先後以文字統籌和撰稿、策劃的身份參與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的製作。和編導們行走在中華大地上,讓我對中華文明有了新的感受。從江蘇無錫桃源村精益求精的農耕文化,到遼寧丹東大鹿島村耕海牧漁的海洋傳奇,從河北保定駱駝灣村“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的振興之路,到安徽黃山賣花漁村特色産業發展,我們看到了當代中國鄉村風貌,看到了鄉村之美、鄉村之富、鄉村之強,也深刻感受到綠水青山中的現代鄉愁。就像寧夏生態移民區的鄉親們,雖然住進了新房,聽的仍然是秦腔,唱的仍然是大戲,這就是割捨不斷的鄉愁。
在參與紀錄片製作的過程中,我深感做好“鄉愁”文章,需要懂歷史、懂傳統文化,需要家國情懷,也需要國際視野。尋找故事的文化邏輯,是我們首先要練就的功夫。《記住鄉愁》在歷史和現實的交相呼應中,講述城鄉發展變遷故事,帶觀眾感受大地上賡續不斷的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30多年的文學創作歷程讓我堅信,文學要有建設性,要有益於國家社會和世道人心;另一方面,寫作又是切身的,要從完善自身入手,知行合一。我在《中國之美》中書寫的那種真誠、中和、平等、仁愛、優雅、自在之美,是我永遠追求的目標。我希望繼續用自己的筆,寫出中華文化的美與力量,讓文化更好滋養人生、滋養心靈。
(作者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主席、作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