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思美,氣象美——《閱讀之美》略談

發佈時間:2024-05-07 09:13:02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聶震寧 | 責任編輯:孫靈萱

作者:聶震寧(韜奮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原總裁)

一百條格言式的語錄,分設“精神”“成長”“氛圍”“經典”四個維度,構成朱永新先生新著《閱讀之美》的氣象和格局之美。一百條語錄都附有親切的講述、生動的故事、中外閱讀理論對照、閱讀問題及其解決之道,構成了《閱讀之美》文筆暢達和思維縝密之美。令筆者有意外之喜的是,《閱讀之美》並非只有內涵及文字之美,全書裝幀也有可鑒賞之美——畫家王紹昌為此書專門創作了100多幅精美的插圖,外加可以拆卸的16幅書籤,如此便構成了全書的藝術之美。一部書能做到如此精心寫作、精心設計、精心製作,其本身就具有強烈的美學感召力。

文美,思美,氣象美——《閱讀之美》略談

樹下誨徒王紹昌繪選自《閱讀之美》

朱永新先生倡導全民閱讀多年,也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的“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這一句話,成為倡導全民閱讀時引用率很高的語句。他在教育實踐中,總能把閱讀與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探討教育中關於閱讀的問題時,他的見解常常讓教育界人士豁然開朗。書中的一個觀點讓筆者印象深刻:“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這是教育應該恪守的宗教教義般的信條。”我們為什麼需要閱讀?這個問題看似宏大,難以回答,但我們可以在欣賞《閱讀之美》的過程中,從不同層面理解它,得到較為完滿的答案。

書中有言,孩提時代讀的所有的書都是預言。在聽故事、看故事的時候,孩子們的價值觀已悄然構建。簡言之,閱讀的高度決定了精神的高度。在我們都必須經歷的兒童時期,閱讀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是從未經歷過的世界。兒童讀物的作者,似乎有魔法師般的力量,他們把人類最美好的事物都融入角色的命運中、情節的變化裏。我們不禁想到那些神話故事,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女媧補天……我們對“堅持”最初的理解正是從中而來。當下優秀的作者和作品越來越多,多樣化的選擇給予了讀者多元化的滋養,孩子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閱讀中慢慢構建起來。其實,閱讀對人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兒童時期,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離不開書籍、離不開閱讀。從圖畫到文字,從童話到科學,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就在這循序漸進的閱讀中加深。這就是書中所描述的閱讀的人生之美。

讓筆者感到憂心的是,當下許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時功利性目的過強,單靠“刷題”就能提高學習成績似乎已成共識。孩子們的時間被無數習題佔據,閱讀被拋在一邊。《閱讀之美》中則提到了一個反例——青島嘉峪關小學一位老師多年來堅持用閱讀代替刷題,實實在在地讓整個班級“脫胎換骨”,畢業時該班成績從過去的倒數變成了年級榜首。閱讀能力決定學習能力。閱讀是主動學習,是為了豐富、提升自我而進行獨立思考。“刷題”是被動學習,是為了考試獲得高分揣摩、迎合出題人的心意。二者對比,人才培養的長期效果高下立判。焦慮、內卷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裹挾的我們對讀書存在飽滿的期待無可厚非,但若僅剩功利性期待,往往會得非所願。這就是《閱讀之美》要強調的閱讀的學習之美。

閱讀是一種精神需求,與書為友就是與無數個世界為伴。《閱讀之美》的作者在書中提到他自己的童年經歷:小時候在幫母親打理鄉鎮招待所事務之餘,喜歡借閱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們隨身帶的書籍,這讓他即便身處小鎮,也懷有對世界的無限好奇。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不論是紀實文學,還是虛構小説,或是其他品類的書籍。在我們閱讀時,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通過他人的眼睛,我們有機會去看見、去感受另一個天地。人生長度有限,但是人生廣度卻可以在探索中無限延伸。閱讀是無形的絲線,連接個人與世界、生活與歷史,我們無法在現實世界中體驗的,文字能帶我們抵達。這就是《閱讀之美》描繪的閱讀的成長之美。

葉聖陶先生説,閱讀絕不僅僅是個體的事情,對提高民眾素質、增強國家實力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閱讀不僅讓個人受益無窮,還可以讓一個民族煥發生機。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我深信閱讀讓人“知書達理”並且“知書達禮”,閱讀可以提高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從而為文化強國建設打下最堅實的基礎。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準。閱讀的高度,就是國家文化的高度。閱讀能力不僅是個人素質的體現,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精神所能到達的高度,深刻影響著一個國家文明的走向。我們通過閱讀繼承傳統、記錄當下、創造未來。這就是《閱讀之美》向我們展示的“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之大美!